钢结构半刚性连接节点抗火性能有限元分析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 第8-11页 |
| ·结构抗火设计 | 第8-9页 |
| ·半刚性连接的抗火意义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试验方面 | 第11-12页 |
| ·理论研究方面 | 第12页 |
| ·国内外相关规范 | 第12-14页 |
| ·国内相关规范 | 第12-13页 |
| ·国外相关规范 | 第13-14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2章 带双腹板顶底角钢梁柱连接节点热传导研究 | 第15-37页 |
| ·传热学基本原理 | 第15-17页 |
| ·钢构件内部传热导 | 第15-16页 |
| ·空气与钢构件的传导 | 第16-17页 |
| ·热分析 | 第17-21页 |
| ·稳态传热 | 第17-19页 |
| ·瞬态传热 | 第19-20页 |
| ·非线性热分析 | 第20-21页 |
| ·带双腹板顶底角钢梁柱连接节点热传导研究 | 第21-36页 |
| ·几何模型 | 第21-22页 |
| ·高温下钢材特性 | 第22-27页 |
| ·升温曲线 | 第27-29页 |
| ·分析单元 | 第29-31页 |
| ·荷载的加载 | 第31页 |
| ·上部升温时节点热传导分析 | 第31-34页 |
| ·下部升温时节点热传导分析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3章 钢结构端板连接节点抗火性能研究 | 第37-47页 |
| ·热-力耦合分析 | 第37-38页 |
| ·顺序耦合 | 第37-38页 |
| ·直接耦合 | 第38页 |
| ·试验简介 | 第38-39页 |
| ·温度加载 | 第38页 |
| ·试验情况 | 第38-39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39-42页 |
| ·单元选取 | 第40-41页 |
| ·材料参数 | 第41页 |
| ·升温曲线 | 第41页 |
| ·荷载的加载 | 第41-42页 |
| ·节点有限元热-力耦合分析研究 | 第42-46页 |
|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42-43页 |
| ·钢结构端板连接抗火性能分析 | 第43-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带双腹板顶底角钢梁柱连接节点抗火性能研究 | 第47-74页 |
| ·带双腹板顶底角钢梁柱连接节点热-力耦合分析 | 第47-48页 |
| ·材料参数 | 第47页 |
| ·分析单元 | 第47页 |
| ·荷载的加载 | 第47-48页 |
| ·不同火灾工况对节点受力性能影响 | 第48-56页 |
| ·钢节点在火灾下承载能力分析 | 第48-50页 |
| ·火灾下顶底角钢的塑性发展 | 第50-52页 |
| ·火灾下腹板角钢的塑性发展 | 第52-54页 |
| ·火灾下高强螺栓预紧力的衰减 | 第54-56页 |
| ·上部受热改变顶底角钢厚度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56-65页 |
| ·对节点承载能力的影响 | 第57-58页 |
| ·对顶底角钢塑性发展的影响 | 第58-60页 |
| ·对腹板角钢塑性发展的影响 | 第60-62页 |
| ·对高强螺栓预紧力的影响 | 第62-65页 |
| ·下部受热改变顶底角钢厚度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65-72页 |
| ·对节点承载能力的影响 | 第65-67页 |
| ·对顶底角钢塑性发展的影响 | 第67-68页 |
| ·对腹板角钢塑性发展的影响 | 第68-70页 |
| ·对高强螺栓预紧力的影响 | 第70-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结论 | 第74页 |
| ·展望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