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研究与述评 | 第11-14页 |
·教学秘书素质研究 | 第11-13页 |
·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述评小结 | 第14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 第14页 |
·教学管理 | 第14-15页 |
·教学秘书 | 第15页 |
·教学秘书的专业化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 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研究依据及经验介绍 | 第17-22页 |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7-18页 |
·人力资本管理理论 | 第17页 |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7-18页 |
·双因素激励理论 | 第18页 |
·职业倦怠理论 | 第18页 |
·研究的现实依据 | 第18-20页 |
·提高教学秘书自身素质所需 | 第18-19页 |
·适应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改革所需 | 第19页 |
·服务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所需 | 第19-20页 |
·国内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经验借鉴 | 第20-21页 |
·宁波大学 | 第20-21页 |
·长江师范学院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以三明学院为例 | 第22-38页 |
·三明学院概况介绍 | 第22-23页 |
·三明学院教学秘书队伍管理政策 | 第23-27页 |
·岗位设置 | 第23-25页 |
·聘任条件 | 第25页 |
·工作职责 | 第25-26页 |
·晋升政策 | 第26页 |
·职称评定 | 第26-27页 |
·三明学院教学秘书队伍情况调查 | 第27-35页 |
·教学秘书自身素质调查 | 第27-30页 |
·教学秘书岗位情况调查 | 第30-31页 |
·教学秘书培训情况调查 | 第31-33页 |
·教学秘书教学科研调查 | 第33-35页 |
·辅导员队伍管理政策的比较分析 | 第35页 |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秘书队伍现存主要问题综述 | 第35-37页 |
·人员配备少,聘任条件低,工作职责不明 | 第36页 |
·学历学位低,专业不对口,在岗年限不长 | 第36页 |
·工作强度大,获得肯定少,职业倦怠普遍 | 第36页 |
·岗位培训少,思维不开阔,管理模式守旧 | 第36-37页 |
·锻炼机会少,科研环境差,创新能力有限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三明学院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剖析 | 第38-44页 |
·对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38-39页 |
·管理层对教学秘书队伍建设认识上的偏差 | 第38-39页 |
·教学秘书自我认知上的偏差 | 第39页 |
·学校对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 | 第39-42页 |
·缺少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 | 第39-41页 |
·缺少科学规范的绩效管理 | 第41页 |
·缺乏有效的激励回馈制度 | 第41-42页 |
·缺乏健全的岗位培训制度 | 第42页 |
·教学秘书缺乏教学与科研的提升环境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优化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秘书队伍的策略 | 第44-52页 |
·重视教学秘书队伍建设 | 第44-45页 |
·突出教学秘书岗位的重要性 | 第44页 |
·培养教学秘书的个人从业观 | 第44-45页 |
·完善教学秘书管理制度 | 第45-47页 |
·建立完善的聘任制度 | 第45-46页 |
·推行明晰的职责分配制度 | 第46-47页 |
·加强绩效管理和激励回馈 | 第47-49页 |
·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管理系统 | 第47页 |
·完善激励回馈制度 | 第47-49页 |
·注重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建设 | 第49-51页 |
·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 第49-50页 |
·推行“教学秘书资格证”制度 | 第50页 |
·建立健全岗位培训制度 | 第50-51页 |
·提供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平台 | 第51-52页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1 | 第56-59页 |
附录2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