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汉语阅读的眼动特征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关于阅读的眼动特征的研究 | 第12-14页 |
| ·国内外关于弱视阅读的研究 | 第14-17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论文框架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 ·阅读过程中的眼动理论 | 第20-24页 |
| ·眼动及生理机制 | 第20页 |
| ·阅读过程的眼动特征 | 第20-21页 |
| ·阅读过程的眼动理论 | 第21-24页 |
| ·弱视的眼球运动系统 | 第24-25页 |
| ·弱视定义及分类 | 第24页 |
| ·弱视的眼球运动系统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特殊人群汉语阅读的眼动特征研究 | 第26-38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实验一成人弱视汉语阅读的眼动特征研究 | 第26-33页 |
| ·实验目的 | 第26页 |
| ·实验对象及方法 | 第26-31页 |
| ·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 第31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 ·实验二弱视儿童汉语阅读的眼动特征研究 | 第33-37页 |
| ·实验目的 | 第33页 |
| ·实验对象及方法 | 第33-35页 |
| ·实验数据的采集及分析 | 第35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8-43页 |
| ·实验结果 | 第38页 |
| ·成人弱视汉语阅读的眼动模式 | 第38页 |
| ·弱视儿童汉语阅读的眼动模式 | 第38页 |
| ·讨论 | 第38-42页 |
| ·弱视汉语阅读的眼动模式分析 | 第38-41页 |
| ·弱视汉语阅读的眼动模式与弱视程度的关系分析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3-45页 |
| ·研究总结 | 第43页 |
| ·展望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附录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