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艺术史论文

心灵的映像—隐逸文化与明代山水画风的嬗变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1页
1 隐逸文化与中国山水画第11-15页
   ·传统隐逸文化的渊源与流变第11-13页
     ·中国的士阶层与仕宦文化第11页
     ·中国士阶层的隐逸情结第11-12页
     ·隐士身份与隐逸思想的嬗变第12-13页
   ·隐逸文化与中国山水画第13-15页
2 明代早期强权政治下的隐逸文化及山水画风第15-33页
   ·强权政治与明代早期隐逸文化第15-17页
     ·“凡仕元者,皆予录用”与元代隐逸文化及画风的延续第15页
     ·“不为君用”“诛其身而没其家”与明初隐逸文化的形成第15-17页
   ·“坐案伏法”、“应对失旨”与“元代画风”的骤敛第17-22页
     ·徐贲第18-19页
     ·赵原第19页
     ·王绂第19-22页
   ·“马夏遗风”兴起第22-31页
     ·王履第23-24页
     ·院体第24-28页
       ·郭纯第26-27页
       ·谢环第27-28页
     ·“马夏遗风”与浙派第28-31页
       ·戴进第30页
       ·吴伟第30-31页
   ·院体、浙派画风的衰落第31-33页
3 明代中期商业经济发展下的隐逸文化及山水画风第33-42页
   ·商业经济发展与明代中期的隐逸文化第33-35页
   ·“师法元画”的吴门画派第35-39页
     ·“决意隐遁”的沈周第37-38页
     ·“十试不第”的文征明第38-39页
   ·“院体别派”第39-41页
     ·周臣第40页
     ·“绝意科场”的唐寅第40-41页
   ·吴门画风的流弊第41-42页
4 明代晚期“党宦之争”下的隐逸文化及山水画风第42-51页
   ·“党宦之争”与明代晚期的隐逸文化第42-43页
   ·“用笔洗练、墨色清淡”的松江画风第43-48页
     ·“仕隐两兼”董其昌第44-45页
     ·“山中宰相”陈继儒第45-46页
     ·“南北宗论”中的隐逸思想第46-48页
   ·“西湖外史”蓝瑛第48-49页
   ·“石隐庵居士”米万钟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附表第57-59页
附图第59-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十世纪后半期“笔墨”论争的相关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探析中国传统阴柔审美文化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