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一、 研究的意义及背景 | 第8-10页 |
二、 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 第10-11页 |
(一) 数学交流 | 第10-11页 |
(二) 对策 | 第11页 |
三、 研究问题的表述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 收集到的主要文献及其述评 | 第12-15页 |
(一) 国外关于“数学交流”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关于“数学交流”的研究 | 第13-15页 |
第三章 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15-21页 |
一、 研究的设计 | 第15-16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 文献法 | 第15页 |
2.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3. 访谈法 | 第15-16页 |
4. 观察法 | 第16页 |
(二) 研究过程 | 第16页 |
二、 调查研究的实施 | 第16-19页 |
(一) 调查的目的 | 第16页 |
(二) 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16-18页 |
1. 确定研究变量 | 第16-17页 |
2. 编制研究工具 | 第17-18页 |
(三) 实施调查过程 | 第18-19页 |
1. 样本的选择 | 第18页 |
2. 调查过程 | 第18页 |
3. 问卷的赋值说明 | 第18-19页 |
三、 论文的结构 | 第19-21页 |
第四章 初中生数学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39页 |
一、 数学交流的描述性分析 | 第21-36页 |
(一) 数学交流总体及其各维度上描述分析 | 第21-33页 |
(二) 数学交流的差异性分析 | 第33-36页 |
1. 性别、民族、学校的差异性分析 | 第33-34页 |
2. 年级差异分析 | 第34-36页 |
二、 初中生数学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一) 数学交流程度不够,数学语言的使用存在障碍 | 第36-37页 |
(二) 对数学交流体验欠缺,从众退缩现象严重 | 第37页 |
(三) 数学交流方式被动 | 第37-38页 |
(四) 数学交流形式单一 | 第38页 |
(五) 教师对数学交流的理解不够深入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改善数学交流的对策 | 第39-44页 |
一、 用师生角色的互换,加强学生数学语言的使用 | 第39-40页 |
二、 营造和谐交流课堂气氛,提高数学交流的参与度 | 第40-41页 |
三、 教师适当训练学生发问,扮演好教学情境中交往角色 | 第41-42页 |
四、 课内和课外交流并重,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意识 | 第42页 |
五、 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对数学交流的理解 | 第42-43页 |
六、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1 | 第47-51页 |
附录 2 | 第51-58页 |
附录 3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第64-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