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前言 | 第7-17页 |
·选题依据 | 第7-8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任务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学习动机 | 第9-10页 |
·学习动机的理论及其与体育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动机模型 | 第13-14页 |
·教学策略 | 第14-15页 |
·学习动机与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16-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23页 |
·课堂观察法 | 第17-21页 |
·准备阶段 | 第17-18页 |
·观察拍摄阶段 | 第18页 |
·数据分析阶段 | 第18-21页 |
·访谈法 | 第21-23页 |
·访谈对象、时间及地点 | 第21-22页 |
·访谈前的准备 | 第22页 |
·访谈时的提问 | 第22页 |
·访谈时的倾听 | 第22页 |
·访谈时的回应 | 第22-23页 |
·访谈内容的记录 | 第23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3-30页 |
·描述性结果 | 第23-24页 |
·不同年级的比较 | 第24-26页 |
·注意策略的年级差异比较 | 第25页 |
·切身性策略的年级差异比较 | 第25-26页 |
·自信策略的年级差异比较 | 第26页 |
·满足感策略的年级差异比较 | 第26页 |
·不同教龄的差异比较 | 第26-28页 |
·注意策略的教龄差异比较 | 第27页 |
·切身性策略的教龄差异比较 | 第27-28页 |
·自信策略的教龄差异比较 | 第28页 |
·满足感策略的教龄差异比较 | 第28页 |
·体育课不同部分的差异比较 | 第28-30页 |
·结束部分注意策略的年级差异比较 | 第29-30页 |
·准备部分自信策略的年级差异比较 | 第30页 |
4. 分析讨论 | 第30-38页 |
·针对体育学科的激发策略特点 | 第30-32页 |
·直观性强,形式多样 | 第30-31页 |
·反馈及时,进步快 | 第31-32页 |
·教师参与机会多 | 第32页 |
·针对不同年级的策略差异 | 第32-35页 |
·小学阶段 | 第32-33页 |
·初中阶段 | 第33-34页 |
·高中阶段 | 第34-35页 |
·课堂不同部分的策略差异 | 第35-37页 |
·准备部分 | 第35-36页 |
·基本部分 | 第36页 |
·结束部分 | 第36-37页 |
·对待个别学生的策略差异 | 第37-38页 |
5. 结论 | 第38页 |
6. 建议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件 1 | 第44-45页 |
附件 2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