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人脸和虹膜生物特征身份识别认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4页
     ·单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第11页
     ·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第11-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人脸识别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虹膜识别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5-16页
     ·国内外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研究现状第16-17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章节安排第17-20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7-18页
     ·本文的算法理论研究阶段的试验装置介绍第18-19页
     ·本文的内容安排第19-20页
第二章 基于Adaboost 和PCA 的人脸识别算法第20-29页
   ·人脸识别算法概述第20-22页
     ·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算法第20页
     ·特征脸的识别算法第20-21页
     ·模板匹配人脸识别算法第21页
     ·神经网络人脸识别算法第21页
     ·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人脸识别算法第21-22页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第22页
   ·基于Adaboost 和PCA 的人脸识别算法第22-26页
     ·主成分分析第22-24页
     ·Adaboost 算法生成强分类器第24-26页
     ·Adaboost 结合PCA 算法第26页
   ·实验结果第26-28页
     ·人脸数据库选取第26-27页
     ·实验结果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基于Adaboost 和SVM 的虹膜识别第29-37页
   ·虹膜识别概述第29-32页
     ·虹膜识别流程图第29-30页
     ·Daugman 提出的虹膜识别算法第30-31页
     ·Wildes 等人提出的虹膜识别算法第31页
     ·Bole 提出的虹膜识别算法第31页
     ·谭铁牛等人提出的虹膜识别算法第31-32页
   ·基于Adaboost 和SVM 虹膜识别第32-34页
     ·Adaboost 算法第32-33页
     ·支持向量机(SVM)第33-34页
   ·实验结果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人脸和虹膜的特征层融合算法研究第37-48页
   ·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层次划分第37-38页
   ·融合算法模型第38-42页
   ·基于Gabor 小波+ 2DPCA 组合的特征层的融合方法第42-46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人脸与虹膜识别的原型机的实现第48-64页
   ·基于PC 机的人脸与虹膜识别原型系统开发:第48-51页
     ·、基于PC 机的人脸识别系统第48-49页
     ·基于PC 机的虹膜识别系统第49-51页
   ·基于DM642 与ARM2440 的嵌入式系统实现第51-63页
     ·系统需求:第51-52页
     ·系统硬件设计第52-58页
     ·系统软件设计第58-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总结第64页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1-72页
摘要第72-74页
Abstract第74-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图像合成篡改的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智能客户端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