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基于恩施市的调查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境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境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 第10-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0页 |
·创新之处 | 第10-13页 |
第2章 有关土地流转的理论概述 | 第13-17页 |
·土地的概念 | 第13-14页 |
·土地的定义 | 第13页 |
·土地的属性 | 第13页 |
·土地的基本功能 | 第13-14页 |
·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分析及模型的构建 | 第14-17页 |
·因素分析 | 第14-15页 |
·建立不同流转方式下的模型 | 第15-17页 |
第3章 国内外土地流转发展模式述评 | 第17-25页 |
·国外土地流转发展模式述评 | 第17-21页 |
·俄罗斯——农村土地私有化 | 第17页 |
·匈牙利——农业合作化 | 第17-18页 |
·美国——政府购土地永久开发权模式及新举措 | 第18-20页 |
·越南——土地政策及其制度安排 | 第20-21页 |
·国内土地流转现状述评 | 第21-25页 |
·以安徽省为例 | 第21-22页 |
·以江西省为例 | 第22-23页 |
·以四川省为例 | 第23-24页 |
·对国内土地流转现状的总结 | 第24-25页 |
第4章 恩施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 第25-37页 |
·恩施市土地流转的历史演进 | 第25-26页 |
·恩施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演变 | 第25页 |
·改土归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 | 第25-26页 |
·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土地流转状况 | 第26页 |
·家庭承包制的产生与发展 | 第26页 |
·恩施市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 第26-34页 |
·基本概况 | 第26-28页 |
·以沐抚办事处为例 | 第28-30页 |
·红土乡为例 | 第30-32页 |
·以六角亭街道办事处为例 | 第32-34页 |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第34-37页 |
第5章 恩施市土地流转的理论分析 | 第37-41页 |
·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学分析 | 第37-38页 |
·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经济学分析 | 第38-39页 |
·土地使用权的股权化分析 | 第39-40页 |
·现实意义 | 第40-41页 |
第6章 恩施市土地流转保障体系构建 | 第41-45页 |
·加强宣传引导 | 第41页 |
·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 第41-42页 |
·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42页 |
·抓好劳动技能培训 | 第42-43页 |
·法律层面进行规范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7页 |
研究总结 | 第45页 |
研究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和发表的科研论文情况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