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施工方法论文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顺序及支护结构力学行为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连拱隧道发展和研究现状第10-13页
   ·连拱隧道有待解决的问题第13-14页
   ·工程概况第14-15页
     ·工程地质概况第14页
     ·隧道结构布置第14-15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连拱隧道计算分析理论第17-29页
   ·连拱隧道设计荷载第17-22页
     ·连拱隧道深浅埋分界值第17-18页
     ·深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第18-20页
     ·浅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第20-22页
   ·地层—结构法的数值分析方法第22-23页
   ·有限单元法分析过程第23-25页
   ·数值计算分析理论基础第25-28页
     ·隧道动态施工数值模拟基本理论第25-26页
     ·模型单元介绍第26-27页
     ·常用的岩体屈服准则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横向施工顺序对连拱隧道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第29-53页
   ·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第29-35页
     ·连拱隧道主要施工方法第29-32页
     ·主要施工方案优缺点第32-34页
     ·中隔墙施工技术第34-35页
   ·不同横向施工顺序的数值计算第35-37页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第35-36页
     ·不同施工方案的模拟第36-37页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第37-52页
     ·中墙应力及位移分析第37-41页
     ·二衬应力及位移分析第41-44页
     ·初期支护内力及位移分析第44-48页
     ·围岩应力及位移分析第48-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过程数值模拟第53-70页
   ·洞口段施工过程分析计算模型第53-55页
     ·计算基本假定第53页
     ·计算参数选取第53-54页
     ·计算边界条件第54页
     ·计算模型及计算步骤第54-55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55-63页
     ·中隔墙应力分析第55-57页
     ·锚杆轴力分析第57-58页
     ·钢支撑内力分析第58-59页
     ·喷层应力分析第59-60页
     ·二衬应力分析第60-61页
     ·围岩应力分析第61-62页
     ·围岩位移分析第62-63页
   ·考虑二衬施工先后顺序的数值模拟第63-66页
     ·中隔墙应力比较分析第63-64页
     ·喷层应力比较分析第64页
     ·钢支撑内力比较分析第64-65页
     ·二衬应力比较分析第65-66页
   ·左右洞掘进面空间效应及合理间距分析第66-68页
     ·单洞掘进面空间效应分析第66-67页
     ·后行洞施工对先行洞影响分析第67-68页
     ·左右洞合理间距分析第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连拱隧道数值模拟与监控量测对比分析第70-87页
   ·监控量测的目的第70页
   ·现场监测内容和测试方法第70-73页
     ·测试内容第70页
     ·元件及测点布置第70-73页
   ·数值计算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第73-83页
     ·拱顶沉降第73-74页
     ·周边收敛第74-75页
     ·地表沉降第75-76页
     ·围岩压力第76-78页
     ·锚杆轴力第78-79页
     ·钢支撑内力第79-82页
     ·二衬应力第82-83页
   ·现场测试综合评价第83-86页
     ·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第83-85页
     ·隧道安全性分析第85-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结论第87-88页
   ·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4页
致谢第94-9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南沙地区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高速列车—桥梁系统竖向共振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