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基础理论 | 第14-22页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三、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0-22页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2-23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二、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研究 | 第24-57页 |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4-26页 |
一、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24页 |
二、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状况 | 第24-25页 |
三、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26-37页 |
一、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 第26-28页 |
二、 坝区分布和土地利用 | 第28-30页 |
三、 山区分布和土地利用 | 第30-32页 |
四、 耕地分部及其质量等级 | 第32-33页 |
五、 城镇分布与建设用地情况 | 第33-34页 |
六、 土地利用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第三节 现行规划坝区耕地保护实现情况分析评价 | 第37-45页 |
一、 坝区耕地和基本农田情况分析 | 第37-40页 |
二、 坝区和山区的城乡建设用地规划情况分析 | 第40-42页 |
三、 现行规划的特点、问题及其原因 | 第42-45页 |
第四节 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 第45-57页 |
一、 评价的区域范围及其土地利用现状 | 第45-46页 |
二、 评价的原则、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 | 第46-54页 |
三、 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四、 调整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强化坝区耕地保护可行性分析 | 第55-57页 |
第三章 基于坝区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上山战略的芒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 | 第57-78页 |
第一节 规划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整 | 第57-60页 |
一、 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 第57页 |
二、 坝区基本农田补划和调整的原则、范围和要求 | 第57-58页 |
三、 坝区基本农田补划和调整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第二节 规划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调整 | 第60-67页 |
一、 建设用地规模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 第60-62页 |
二、 建设用地布局调整的原则和要求 | 第62-63页 |
三、 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调整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四、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边界的调整 | 第64-67页 |
第三节 完善规划后的规划目标 | 第67-72页 |
一、 规划目标的确定依据和主要内容 | 第67页 |
二、 上级下达的主要土地利用控制指标 | 第67-69页 |
三、 调整后的规划目标 | 第69-72页 |
第四节 完善规划成效分析 | 第72-75页 |
一、 完善后主要约束性指标的实现情况 | 第72-74页 |
二、 保护坝区耕地和基本农田指标的落实情况 | 第74-75页 |
三、 开发山地建设用地指标的落实情况 | 第75页 |
第五节 规划环境影响分析评价 | 第75-78页 |
一、 完善规划的规划环境影响分析评价 | 第75-77页 |
二、 减少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 第77-7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8-83页 |
第一节 分析评价的主要结论 | 第78-81页 |
一、 现行规划对坝区耕地保护的实现程度 | 第78页 |
二、 坝区和山区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规划布局的合理性 | 第78页 |
三、 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 第78-79页 |
四、 调整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强化坝区耕地保护的可行性 | 第79页 |
五、 坝区基本农田补划和建设用地结构布局调整结果 | 第79-80页 |
六、 完善规划成效 | 第80-81页 |
第二节 调整城乡建设发展思路、加强坝区耕地保护、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措施建议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