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杂多酸化合物简介 | 第9-10页 |
·杂多酸的分类 | 第10-11页 |
·Keggin型杂多酸 | 第11-12页 |
·杂多酸的准液相行为 | 第12-13页 |
·杂多酸的应用 | 第13-14页 |
·用作缓蚀剂 | 第13页 |
·用作固体燃料电池 | 第13页 |
·药物化学中的应用 | 第13页 |
·电致色变(EC) | 第13-14页 |
·杂多酸在催化氧化中的应用 | 第14页 |
·钨钼及其杂多酸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非负载型钨钼杂多酸 | 第15-16页 |
·负载型钨钼杂多酸 | 第16-18页 |
·本文选题的目的、内容和创新点 | 第18-20页 |
·选题目的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 第20-25页 |
·实验仪器和实验原料 | 第20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0-21页 |
·Na_(10)GeW_9O_(34)的合成 | 第20-21页 |
·H_3PW_(12)O_(40)的合成 | 第21页 |
·Na_9PW_9O_(34)的合成 | 第21页 |
·(NBu_4)_7PCoMo_(11)O_(40)的合成 | 第21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4页 |
·H_3PW_(12)O_(40)的红外表征结果 | 第21-22页 |
·Na_(10)GeW_9O_(34)的红外表征结果 | 第22-23页 |
·Na_9PW_9O_(34)的红外表征结果 | 第23页 |
·(NBu_4)_7PCoMo_(11)O_(40)的红外表征结果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甲苯制苯甲醛 | 第25-37页 |
·前言 | 第25-27页 |
·甲苯氯化水解法 | 第25-26页 |
·苯甲醇氧化法 | 第26页 |
·间接电化学氧化法 | 第26页 |
·甲苯气相氧化法 | 第26-27页 |
·甲苯液相氧化法 | 第27页 |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7页 |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甲苯催化氧化苯甲醛 | 第28页 |
·催化剂的选择 | 第28页 |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第28页 |
·标准溶液配制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6页 |
·定性分析 | 第29页 |
·定量分析 | 第29-31页 |
·样品分析 | 第31-32页 |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32页 |
·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催化剂的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n(H_2O_2)/n(甲苯)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34页 |
·pH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不同溶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环己烷制环己酮 | 第37-47页 |
·前言 | 第37-39页 |
·苯部分加氢法 | 第37页 |
·苯酚加氢法 | 第37-38页 |
·环己烯水合法制环己酮 | 第38页 |
·环己烷氧化法 | 第38-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39页 |
·实验试剂 | 第39页 |
·环己烷催化氧化环己酮 | 第39页 |
·催化剂的选择 | 第39-40页 |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第40页 |
·标准溶液配制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定性分析 | 第40页 |
·定量分析 | 第40-42页 |
·样品分析 | 第42-43页 |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43页 |
·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催化剂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n(H202) /n(环己焼)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乙苯制苯己酮 | 第47-57页 |
·前言 | 第47-48页 |
·苯乙酮合成方法的介绍 | 第47-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48页 |
·实验试剂 | 第48-49页 |
·乙苯催化氧化苯乙酮 | 第49页 |
·催化剂的选择 | 第49页 |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第49页 |
·标准溶液配制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6页 |
·定性分析 | 第49-50页 |
·定量分析 | 第50-52页 |
·样品分析 | 第52页 |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催化剂的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54页 |
·n(H_2O_2)/n(乙苯)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不同溶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环戊烯制戊二醛 | 第57-67页 |
·前言 | 第57-59页 |
·吡啶法 | 第57页 |
·吡喃法 | 第57-58页 |
·戊二醇氧化法 | 第58页 |
·戊二酸还原法 | 第58页 |
·环戊烯氧化法 | 第58-59页 |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59页 |
·实验试剂 | 第59-60页 |
·环戊烯合成戊二醛 | 第60页 |
·催化剂的选择 | 第60页 |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第60页 |
·标准溶液配制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6页 |
·定性分析 | 第60-61页 |
·定量分析 | 第61-63页 |
·样品分析 | 第63页 |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64页 |
·催化剂的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64-65页 |
·n(H_2O_2)/n(环戊烯)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不同溶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详细摘要 | 第74-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