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7页 |
·衬砌配筋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0-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传统衬砌配筋方法分析及有限元衬砌配筋方法的提出 | 第14-25页 |
·"边值法"的介绍 | 第14-15页 |
·"边值法"基本假定 | 第14页 |
·裂缝宽度的讨论 | 第14-15页 |
·"公式法"的介绍 | 第15-21页 |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中公式法的基本假定 | 第15-16页 |
·公式法配筋计算公式 | 第16-20页 |
·裂缝宽度验算公式 | 第20-21页 |
·"边值法"和"公式法"的优缺点分析 | 第21-22页 |
·"边值法"优缺点 | 第21页 |
·"公式法"优缺点 | 第21-22页 |
·有限元衬砌配筋方法的提出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5页 |
3 有限元衬砌配筋模型的探讨 | 第25-35页 |
·有限元衬砌配筋模型介绍 | 第25-26页 |
·衬砌裂缝条数的确定 | 第26-27页 |
·根据钢筋的许用应变 | 第26-27页 |
·根据钢筋混凝土中两条裂缝间的最小距离 | 第27页 |
·水工压力隧洞围岩最小覆盖层厚度的确定 | 第27-33页 |
·水平地表压力隧洞最小覆盖层的确定 | 第27-30页 |
·斜坡岩体中有压隧洞最小覆盖层的确定 | 第30-32页 |
·水力劈裂准则和初始应力场最小主应力准则 | 第32-33页 |
·模型边界约束条件的讨论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4 有限元衬砌配筋的步骤介绍及结果评价方法 | 第35-44页 |
·有限元法衬砌配筋步骤 | 第35-36页 |
·基于有限元衬砌配筋结果的评价标准 | 第36-37页 |
·工程算例 | 第37-42页 |
·工程概况 | 第37-38页 |
·有限元衬砌配筋结果 | 第38-41页 |
·衬砌配筋结果对比分析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5 有限元衬砌配筋结果随各参数变化规律的探讨 | 第44-60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衬砌配筋结果随衬砌混凝土标号变化的规律 | 第45-46页 |
·衬砌配筋结果随衬砌厚度变化的规律 | 第46-48页 |
·衬砌配筋结果随洞径变化的规律 | 第48-50页 |
·衬砌配筋结果随围岩参数变化的规律 | 第50-56页 |
·衬砌配筋结果随围岩变形模量变化的规律 | 第50-52页 |
·衬砌配筋结果随围岩c值变化的规律 | 第52-53页 |
·衬砌配筋结果随围岩Φ值变化的规律 | 第53-55页 |
·衬砌配筋结果随围岩泊松比变化的规律 | 第55-56页 |
·衬砌配筋结果随内水水头变化的规律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6 "参数类比法"算例分析 | 第60-68页 |
·"参数类比法" | 第60-61页 |
·"参数类比法"计算公式 | 第60-61页 |
·"参数类比法"计算步骤 | 第61页 |
·"参数类比法"算例分析 | 第61-67页 |
·"参数类比法"算例 | 第61-66页 |
·有限元衬砌配筋方法计算结果 | 第66-67页 |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67-6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8-72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传统衬砌配筋方法的不足 | 第68-69页 |
·有限元衬砌配筋方法模型的探讨 | 第69页 |
·有限元衬砌配筋方法计算过程介绍及结果评价方法 | 第69-70页 |
·"参数类比法"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