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网上追逃”概述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网上追逃”的概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网上追逃”的工作流程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网上追逃”与相关概念比较 | 第14-19页 |
一. 通缉与“网上追逃” | 第14-18页 |
二. “网上追逃”与办案协作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网上追逃”起源与发展 | 第19-26页 |
第一节 “网上追逃”的产生与经验主义 | 第20-22页 |
第二节 “网上追逃”发展阶段 | 第22-24页 |
第三节 从建构主义角度对“网上追逃”发展的缺陷评析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网上追逃”比较研究 | 第26-30页 |
第一节 日本的“指名手配”制度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美国的NCIC 数据库 | 第27-29页 |
第三节 台湾地区的通缉制度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网上追逃”运行流程解析 | 第30-38页 |
第一节 发布追逃信息流程解析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发现及抓获在逃人员流程解析 | 第32-35页 |
第三节 羁押与移交被抓在逃人员流程解析 | 第35-38页 |
第五章 金盾工程与“网上追逃” | 第38-43页 |
第一节 盘问检查与“在逃人员线索分析系统” | 第39-41页 |
第二节 秘密侦查与“在逃人员线索分析系统” | 第41-43页 |
第六章 “网上追逃”存在的困境与完善举措 | 第43-47页 |
第一节 羁押性质争议与期限计算问题 | 第43-44页 |
第二节 被抓在逃人员诉讼权利保障问题 | 第44-46页 |
第三节 “网上追逃”过错追责问题 | 第46-47页 |
结语——对网上追逃的一点建议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