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民间文学论文

现代化境遇中的民间智慧--以山西万荣笑话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第11-17页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研究现状第12-15页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第15-16页
   ·不足之处第16-17页
1 山西万荣笑话概述第17-27页
   ·万荣笑话的生成背景第17-21页
     ·生态区位:黄土地上的开心果第17-19页
     ·人文环境:族群气质的别样性第19-21页
   ·万荣笑话的发展脉络第21-23页
   ·万荣笑话的内容分类第23-25页
   ·比较视野下万荣笑话的特点第25-27页
2 万荣笑话的表演与传承第27-37页
   ·万荣笑话的立体表演第27-31页
     ·劳作、生活的现场展演第28-29页
     ·演者、听众的互动表演第29-31页
   ·万荣笑话的口头传承第31-34页
     ·地方民众的口耳相传第32-33页
     ·民间艺人的口头传统第33-34页
   ·万荣笑话的现代传播第34-37页
3 社会转型期万荣笑话的不同功能第37-45页
   ·小传统视界中万荣笑话的多维功能第37-41页
     ·承载地方历史记忆、折射社会生活百态第38-40页
     ·宣泄民众主体情感、娱乐百姓日常生活第40-41页
   ·大传统视域中万荣笑话的功能审视第41-45页
     ·维系人际交流网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42-43页
     ·繁荣当地经济生产、彰显地域文化魅力第43-45页
4 现代性语境下对万荣笑话的传统化实践第45-53页
   ·作为地方文化资本的万荣笑话第45-48页
     ·笑话博览园:狂欢场所的目的性构建第46-47页
     ·笑话产业链:文化产品的利益化再生产第47-48页
   ·万荣笑话资源化重构中的运作机制第48-53页
     ·传统的抽离与符号的凸显第48-50页
     ·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互动第50-53页
5 传统化实践中对民间文化传承主体缺位的反思第53-60页
   ·“国家在场”保护下主体地位的散失第53-56页
     ·官方经济资本的推动第54-55页
     ·学者话语霸权的遮蔽第55页
     ·民间艺人符号资本的获得第55-56页
   ·对民间文化传承中主体地位缺失的思考第56-60页
     ·立足主体间性的地方性阐释第57-58页
     ·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自觉第58-60页
结束语:迈向地方民众意义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附录 主要访谈人员基本情况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90年代学者散文的文化审美
下一篇:从《闲情偶寄》看李渔的女性观--个体精神转变对共同体精神再建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