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17页 |
绪论 | 第17-25页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由 | 第17-18页 |
二、柏孜克里克石窟与誓愿画的研究史 | 第18-22页 |
三、本文研究内容、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22-25页 |
第一章 中心殿堂窟的誓愿画 | 第25-49页 |
第一节 第20窟誓愿画的分析 | 第25-43页 |
一、洞窟形制与壁画配置 | 第25-28页 |
二、誓愿画的构图、榜题及图像序列 | 第28-41页 |
三、誓愿画的相关佛经问题 | 第41-43页 |
第二节 第15窟誓愿画的复原 | 第43-49页 |
一、左边回廊 | 第43-45页 |
二、后边回廊 | 第45-46页 |
三、右边回廊 | 第46-47页 |
四、第15、20窟誓愿画的比较 | 第47-49页 |
第二章 长方形窟的誓愿画 | 第49-71页 |
第一节A组:长方形窟第31、33窟的誓愿画 | 第49-55页 |
一、第31窟誓愿画 | 第49-52页 |
二、第33窟誓愿画 | 第52-55页 |
三、第31、33窟与第20窟誓愿画配置和构图的比较 | 第55页 |
第二节 B组:长方形第22、24、37、38与42窟的誓愿画 | 第55-62页 |
一、第22窟誓愿画 | 第55-57页 |
二、第37窟誓愿画 | 第57-58页 |
三、第42窟誓愿画 | 第58-60页 |
四、第24窟誓愿画 | 第60-61页 |
五、第38窟誓愿画 | 第61-62页 |
第三节 C组:长方形窟第47、48、50窟的誓愿画 | 第62-66页 |
一、第47窟誓愿画 | 第62-64页 |
二、第48窟誓愿画 | 第64-65页 |
三、第50窟誓愿画 | 第65-66页 |
第四节 长方形窟燃灯佛授记画面解析 | 第66-71页 |
一、犍陀罗地区佛传佛本生浮雕与燃灯佛授记浮雕构图形式 | 第67-68页 |
二、龟兹和敦煌燃灯佛授记画面 | 第68-71页 |
第三章 誓愿画与相关壁画题材组合的类型 | 第71-94页 |
第一节 中心柱第18窟誓愿画与相关壁画题材的组合 | 第71-74页 |
第二节 中心殿堂窟誓愿画与相关壁画题材的组合 | 第74-81页 |
一、第15、20窟中堂的壁画配置 | 第74-79页 |
二、第20窟前庭左边侧室(=第21窟)的壁画配置 | 第79-81页 |
第三节 大型长方形窟第31、33窟壁画题材组合 | 第81-82页 |
一、第31窟 | 第81页 |
二、第33窟 | 第81-82页 |
第四节 中小型长方形窟的壁画题材组合 | 第82-86页 |
一、第22窟 | 第82-83页 |
二、第42窟 | 第83页 |
三、第24窟 | 第83页 |
四、第37窟 | 第83-84页 |
五、第38窟 | 第84页 |
六、第47窟 | 第84页 |
七、第48窟 | 第84-85页 |
八、第50窟 | 第85-86页 |
第五节 誓愿画在柏孜克里克石窟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86-94页 |
一、誓愿画是联结该石窟壁画主要题材的纽带 | 第86-92页 |
二、誓愿画是该石窟唯一贯穿始终的有代表性的主要壁画题材 | 第92-94页 |
结束语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