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6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内隐学习的概念和优势 | 第13页 |
·内隐学习的概念 | 第13页 |
·内隐学习的优势 | 第13页 |
·内隐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对内隐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对内隐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6-25页 |
·研究设计 | 第16页 |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预试验 | 第16-17页 |
·样本含量估计 | 第17页 |
·抽样方法 | 第17页 |
·调查实施时间与要求 | 第17页 |
·研究工具 | 第17-19页 |
·一般情况 | 第18页 |
·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 | 第18页 |
·应付方式问卷 | 第18页 |
·一般性自我效能量表 | 第18-19页 |
·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 第19页 |
·资料收集 | 第19页 |
·理论考试成绩的收集 | 第19页 |
·技能考试成绩的收集 | 第19页 |
·问卷调查的收集 | 第19页 |
·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0页 |
·单因素分析 | 第20页 |
·多因素回归分析 | 第20页 |
·干预方法 | 第20-23页 |
·对照组教学方法 | 第20-21页 |
·实验组教学方法 | 第21-23页 |
·内隐学习与基础护理的理论教学 | 第21-22页 |
·内隐学习与基础护理的技能培养 | 第22页 |
·内隐学习与基础护理的素质教育 | 第22-23页 |
·质量控制 | 第23页 |
·调查培训 | 第23页 |
·知情同意 | 第23页 |
·数据录入 | 第23页 |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5-32页 |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的一般情况比较 | 第25-26页 |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考试焦虑情况比较 | 第26页 |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应付方式情况比较 | 第26页 |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情况比较 | 第26-27页 |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课堂教学评价情况比较 | 第27页 |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比较 | 第27-28页 |
·实验组护生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及课堂教学效果与考试焦虑、应付方式及一般性自我效能的相关分析 | 第28页 |
·对照组护生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及课堂教学效果与考试焦虑、应付方式及一般性自我效能的相关分析 | 第28-29页 |
·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29-30页 |
·技能成绩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30-31页 |
·理论成绩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2-36页 |
·传统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局限性 | 第32页 |
·内隐学习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优势 | 第32-33页 |
·内隐学习对护生学习状态的影响 | 第33页 |
·内隐学习对护生基础护理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及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 第33-34页 |
·护生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和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页 |
·研究展望 | 第34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建议 | 第34-36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34-35页 |
·建议 | 第35-36页 |
·内隐教学设计必须遵循科学认知规律 | 第35页 |
·内隐教学在护理专业领域中蕴涵更深更广的应用前景 | 第35-3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46页 |
综述 | 第46-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