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8页 |
| ·铁蛋白 | 第12-14页 |
| ·简介 | 第12页 |
| ·主要功能 | 第12-13页 |
| ·植物铁蛋白基因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小麦铁蛋白基因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烟草的转基因研究 | 第14-15页 |
| ·转基因烟草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外源基因的导入技术 | 第14-15页 |
|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与鉴定 | 第15页 |
| ·农杆菌侵染法 | 第15-16页 |
| ·原理 | 第15-16页 |
| ·农杆菌Ti质粒转化系统优点 | 第16页 |
| ·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的方法 | 第16页 |
| ·植物抗逆性 | 第16-17页 |
| ·逆境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 第16-17页 |
| ·植物与环境胁迫相关的生理生化效应 | 第17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 ·目的 | 第17页 |
| ·意义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转小麦铁蛋白基因烟草的获得与鉴定 | 第18-40页 |
|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18-25页 |
| ·载体、菌种和材料 | 第18-19页 |
| ·实验主要试剂 | 第19-24页 |
| ·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 ·小麦铁蛋白基因的克隆 | 第25-31页 |
| ·小麦总RNA提取 | 第25-26页 |
| ·cDNA第一链合成 | 第26页 |
| ·PCR | 第26-28页 |
| ·扩增片段回收 | 第28页 |
| ·目的片段Fn与克隆载体pGM-T的连接 | 第28页 |
| ·连接产物的大肠杆菌转化 | 第28-29页 |
| ·重组质粒筛选与检测 | 第29-31页 |
| ·烟草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1-34页 |
| ·表达载体pBI121的分步双酶切 | 第31-32页 |
| ·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pBI121的连接 | 第32页 |
| ·连接产物大肠杆菌转化 | 第32-33页 |
| ·重组质粒筛选与检测 | 第33-34页 |
| ·烟草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化 | 第34-35页 |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4页 |
| ·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34-35页 |
| ·重组质粒筛选与检测 | 第35页 |
| ·转化烟草 | 第35-37页 |
| ·种烟草 | 第35页 |
| ·农杆菌活化 | 第35页 |
| ·转化 | 第35-36页 |
| ·培养与筛选 | 第36-37页 |
| ·转基因烟草T0代检测 | 第37-40页 |
| ·转录水平检测——RT-PCR | 第37页 |
| ·GUS组织化学染色 | 第37页 |
| ·Western印迹 | 第37-40页 |
| 第三章 转小麦铁蛋白基因烟草T1代抗逆性的初步研究 | 第40-52页 |
| ·种烟草 | 第40页 |
| ·处理 | 第40页 |
| ·发芽 | 第40页 |
| ·移栽 | 第40页 |
| ·干旱胁迫 | 第40-51页 |
| ·处理 | 第40页 |
| ·叶片相对含水量测定 | 第40-41页 |
| ·保护酶类活性测定 | 第41-44页 |
|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44-46页 |
| ·可溶性糖类含量测定 | 第46-48页 |
| ·脯氨酸含量测定 | 第48-49页 |
| ·丙二醛含量测定 | 第49-51页 |
| ·盐胁迫 | 第51页 |
| ·处理 | 第51页 |
|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51页 |
| ·Cu~(2+)胁迫 | 第51-52页 |
| ·处理 | 第51页 |
|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70页 |
| ·小麦铁蛋白基因的克隆 | 第52-55页 |
| ·小麦总RNA提取 | 第52页 |
| ·PCR扩增 | 第52页 |
| ·重组质粒提取 | 第52页 |
| ·PCR鉴定 | 第52-53页 |
| ·双酶切鉴定 | 第53页 |
| ·测序结果 | 第53-55页 |
| ·烟草转化载体的构建 | 第55-56页 |
| ·载体pBI121分步双酶切 | 第55页 |
| ·重组质粒提取 | 第55页 |
| ·PCR鉴定 | 第55页 |
| ·单酶切鉴定 | 第55-56页 |
| ·pBI121-Fn重组质粒的农杆菌转化 | 第56-57页 |
| ·pBI121-Fn重组质粒提取 | 第56-57页 |
| ·PCR鉴定 | 第57页 |
| ·转基因烟草筛选和检测 | 第57-60页 |
| ·转基因烟草的筛选 | 第57-58页 |
| ·RT-PCR鉴定 | 第58-59页 |
| ·GUS组织染色 | 第59-60页 |
| ·Wertern印迹 | 第60页 |
| ·抗逆性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60-70页 |
| ·干旱胁迫结果与分析 | 第60-65页 |
| ·盐胁迫结果与分析 | 第65-67页 |
| ·Cu~(2+)胁迫结果与分析 | 第67-70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70-72页 |
| ·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与筛选的讨论 | 第70-71页 |
| ·筛选培养 | 第70页 |
| ·生根培养 | 第70页 |
| ·移栽 | 第70页 |
| ·Western印迹失败原因分析 | 第70-71页 |
| ·关于转TaFer烟草抗逆性研究的讨论 | 第71-72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个人简历、在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