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量子化学的发展 | 第12-13页 |
·光物理化学的研究 | 第13-15页 |
·电荷转移的研究 | 第15-17页 |
·吲哚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电子转移反应概述 | 第22-43页 |
·分子间的电荷转移 | 第22-25页 |
·相遇复合物(encounter complex)中的电荷 | 第23页 |
·碰撞复合物中的电荷转移 | 第23-24页 |
·激基复合物中的电荷转移 | 第24页 |
·电子跳跃转移 | 第24-25页 |
·分子内的电荷转移 | 第25-29页 |
·非刚性分子内的电荷转移 | 第26-28页 |
·刚性分子内的电荷转移 | 第28页 |
·分子内电荷跳跃转移 | 第28-29页 |
·电子转移反应的理论研究进展 | 第29-40页 |
·电子转移的双势阱模型 | 第29-32页 |
·电子转移的Born-Oppenheimen近似 | 第32-34页 |
·绝热和非绝热电子转移反应 | 第34-36页 |
·简述Marcus经典理论 | 第36-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第三章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 第43-59页 |
·Hartree—Fock方法 | 第44-46页 |
·Hartree-Fock近似 | 第44页 |
·Hartree-Fock方程 | 第44-45页 |
·Hartree-Fock方程的求解 | 第45-46页 |
·MCSCF/CASSCF方法简介 | 第46-48页 |
·多参考态组态相互作用(MRCI) | 第48-53页 |
·组态相互(CI)作用方法 | 第49-50页 |
·近似多参考态组态相互作用(MRCI)方法 | 第50-53页 |
·组态选择 | 第51-52页 |
·内收缩MRCI | 第52-53页 |
·多参考态二级微扰理论简介(MRPT2/CASPT2) | 第53-55页 |
·非绝热跃迁简介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第四章 非绝热化学反应的半经典动力学计算 | 第59-72页 |
·绝热表象和非绝热表象 | 第59-60页 |
·半经典过渡态理论的计算 | 第60-63页 |
·谐振子模型的非绝热过程计算 | 第63-67页 |
·Hamiltonian方程 | 第64-65页 |
·数值计算结果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附录A 跃迁几率的计算 | 第68-72页 |
第五章 吲哚马来酰亚胺及其衍生物的理论计算 | 第72-92页 |
·引言 | 第72-74页 |
·吲哚马来酰亚胺(IM) | 第74-78页 |
·溴代吲哚马来酰亚胺(IM-Br) | 第78-85页 |
·IM-Br及其阴离子的结构优化 | 第78-82页 |
·IM-Brs光激发发射的性质 | 第82-84页 |
·I~((-))M-Br的光物理性质 | 第84-85页 |
·吲哚琥珀酰亚胺(IS) | 第85-88页 |
·小结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第六章 2-芳香基-吲哚衍生物的理论计算 | 第92-106页 |
·引言 | 第92-94页 |
·计算方法 | 第94-95页 |
·2PI,2NI,2AI及其阴离子的优化结构和分子轨道 | 第95-99页 |
·理论计算和实验光谱的比较 | 第99-100页 |
·阴离子2PI~((-)),2NI~((-))和2AI~((-))的光物理性质的分析 | 第100-103页 |
·小结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