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技术的黄龙山林地资源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页 |
| ·黄龙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5-19页 |
|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5-16页 |
| ·研究区地貌概况 | 第16页 |
| ·研究区的自然资源概况 | 第16-17页 |
| ·气候特征 | 第16页 |
| ·土壤特征 | 第16页 |
| ·水文特征 | 第16-17页 |
| ·动植物资源 | 第17页 |
| ·生物地理 | 第17页 |
| ·研究区的人文经济概况 | 第17-19页 |
| ·人文概况 | 第17-18页 |
| ·经济概况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第四章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第21-30页 |
| ·数据来源 | 第21-23页 |
| ·遥感数据 | 第21-22页 |
| ·DEM 数据及研究区边界数据 | 第22页 |
|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 | 第22页 |
|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 | 第22页 |
| ·外业调查数据 | 第22-23页 |
| ·数据处理 | 第23-27页 |
| ·几何精校正 | 第23-24页 |
| ·最佳波段选择 | 第24-27页 |
| ·研究区裁剪 | 第27页 |
| ·基于RS 的林地信息提取 | 第27-29页 |
| ·监督分类 | 第27页 |
| ·建立解译标志 | 第27-28页 |
| ·精度评价 | 第28页 |
| ·分类后处理 | 第28-29页 |
| ·研究区再分区 | 第29页 |
| ·林地转移矩阵 | 第29-30页 |
| 第五章 黄龙山林地资源动态变化时空特征 | 第30-36页 |
| ·林地资源数量变化特征 | 第30-31页 |
| ·林地资源转化特征 | 第31-33页 |
| ·林地资源空间分异格局 | 第33-36页 |
| ·林地类型变化率再分类 | 第35-36页 |
| 第六章 林地时空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36-51页 |
| ·自然环境因子对林地变化的影响 | 第36-45页 |
| ·海拔高度对林地变化的影响 | 第36-39页 |
| ·坡度对林地变化的影响 | 第39-42页 |
| ·坡向对林地变化的影响 | 第42-45页 |
| ·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对林地变化的影响 | 第45-51页 |
| ·政策、法规变化对林地变化的影响 | 第45-47页 |
| ·其他社会经济因子对林地变化的影响 | 第47-51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讨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