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目录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经济法视角下证券发行相关概念的理论辨析 | 第14-18页 |
(一) 证券发行内涵的重新厘清 | 第14-17页 |
1. 从形式角度而言 | 第14-15页 |
2. 从实质角度而言 | 第15-17页 |
(二) 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概念与立法模式选择 | 第17-18页 |
二、事前规制:证券发行市场经济法监管边界的重新确立 | 第18-26页 |
(一) 一般性劝诱禁止条款带来的逻辑矛盾 | 第18-19页 |
(二) 建立证券私下投放的核准豁免制度的理由 | 第19-21页 |
1. 经济法与民商法调整边界分析 | 第19-20页 |
2. 收益与成本的绩效考量 | 第20-21页 |
(三) 证券公开发行界定标准的理论探讨与重新构建 | 第21-26页 |
1. 现行界定标准理论价值的缺陷和实践运用的模糊性 | 第21-23页 |
2. 全新“需要保护”标准的构建设想 | 第23-24页 |
3. “需要保护”界定标准下的几条客观主义判断方法 | 第24-26页 |
三、事中规制:发行市场运行过程中经济法介入规制的路径分析 | 第26-42页 |
(一) 经济法以竞争法角度介入规制的路径分析 | 第27-33页 |
1. 证券发行市场不完全竞争之现实 | 第27-29页 |
2. 现行询价制度的不足和垄断弊害的加剧 | 第29-31页 |
3. 竞争法的介入和新股发行监管制度的改革 | 第31-33页 |
(二) 经济法以消费者保护特别立法的角度介入规制的路径分析 | 第33-42页 |
1. 证券发行市场严重的信息偏在问题 | 第33-35页 |
2. 我国证券发行市场投资者“非理性人”的现实 | 第35-36页 |
3. 消费者保护特别立法的介入和发行信息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36-42页 |
四、事后规制:建立证券市场经济法独立责任体系的构想 | 第42-52页 |
(一) 建立经济法独立责任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42-44页 |
1. 传统四大责任划分的缺陷 | 第42-43页 |
2. 证券发行市场的公益属性 | 第43-44页 |
(二) 建立经济法独立责任体系的现实要求:私法责任的发育不良 | 第44-46页 |
(三) 完善证券发行市场经济法独立责任体系几个问题的探讨 | 第46-52页 |
1. 证券发行违法所应承担经济法责任之主体的分析厘定 | 第46-49页 |
2. 证券发行责任体系中引进超额赔偿责任的设想 | 第49-52页 |
五、结语:关于证券发行市场经济法与民商法协调调整的一点思考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