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9页 |
·核结构发展背景及理论模型的介绍 | 第10-13页 |
·本文选题及其意义(A~100区Sr和Zr丰中子核的系统研究) | 第13-19页 |
第2章 投影壳模型(Projected Shell Model --PSM) | 第19-25页 |
·形变准粒子基—Nilsson+BCS内禀态 | 第19-20页 |
·角动量投影 | 第20-21页 |
·哈密顿量的选择 | 第21-23页 |
·形变的单粒子态 | 第23-25页 |
第3章 Sr、Zr丰中子同位素能谱的研究 | 第25-45页 |
·~(98)Sr核能谱的研究 | 第25-28页 |
·基带 | 第25-26页 |
·~(98)Sr的边带 | 第26-28页 |
·~(98)Sr能谱的研究 | 第28-30页 |
·基带 | 第28-29页 |
·~(99)Sr的边带 | 第29-30页 |
·~(100)Sr能谱的研究 | 第30-32页 |
·基带 | 第30-31页 |
·~(100)Sr的边带 | 第31-32页 |
·~(101)Sr能谱的研究 | 第32-34页 |
·基带 | 第32-33页 |
·~(101)Sr的边带 | 第33-34页 |
·~(100)Zr能谱的研究 | 第34-37页 |
·基带 | 第34-35页 |
·~(100)Zr的边带 | 第35-37页 |
·~(101)Zr能谱的研究 | 第37-39页 |
·基带 | 第37-38页 |
·~(101)Zr的边带 | 第38-39页 |
·~(102)Zr能谱的研究 | 第39-42页 |
·基带 | 第39-40页 |
·~(102)Zr的边带 | 第40-42页 |
·~(103)Zr能谱的研究 | 第42-45页 |
·基带 | 第42-43页 |
·~(103)Zr的边带 | 第43-45页 |
第4章 全同跃迁 | 第45-51页 |
·~(98,100)Sr核的基带的能量 | 第45-46页 |
·~(98,100)Sr核基带的转动惯量 | 第46-48页 |
·~(98,100)Sr全同带的微观机制 | 第48-51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