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热化学液化的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 ·引言 | 第9页 |
| ·生物质及生物能 | 第9页 |
| ·微藻生物质的特点及开发利用 | 第9-12页 |
| ·国内外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内生物质利用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外生物质利用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外微藻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 ·热解 | 第15-16页 |
| ·直接液化 | 第16-17页 |
| ·生物制氢 | 第17-18页 |
|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文献总结 | 第18页 |
| ·课题研究的目标 | 第18-19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微藻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 | 第20-35页 |
| ·引言 | 第2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 ·实验仪器与方法 | 第20-2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4页 |
| ·热解特性分析 | 第23-25页 |
| ·热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5-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微藻在亚/超临界水中的直接液化研究 | 第35-45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 ·试验材料 | 第35-36页 |
| ·实验装置 | 第36页 |
| ·实验流程图 | 第36页 |
| ·实验步骤 | 第36-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 ·反应温度对液化结果的影响 | 第37-39页 |
| ·反应停留时间对液化结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原料蒸馏水配比对液化结果的影响 | 第40-42页 |
| ·反应压力对液化结果的影响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微藻常压催化液化工艺的研究 | 第45-58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 ·试验材料 | 第45页 |
| ·主要试剂 | 第45页 |
| ·试验步骤 | 第45-4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1页 |
| ·液化剂和催化剂的筛选 | 第46-47页 |
| ·反应时间对盐藻液化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反应温度对盐藻液化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 ·催化剂量对盐藻液化效果的影响 | 第49-51页 |
| ·利用响应面法对催化液化工艺进行优化 | 第51-57页 |
| ·响应面模型的建立及显著性分析检验 | 第51-53页 |
| ·响应面分析 | 第53-57页 |
| ·模型优化与验证 | 第57页 |
| ·模型验证试验 | 第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微藻热化学液化产物组成分析 | 第58-72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58-59页 |
| ·材料的制备 | 第58页 |
| ·分析方法 | 第58-5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9-71页 |
| ·生物油的理化特性分析 | 第59-60页 |
| ·生物油的FT-IR分析 | 第60-63页 |
| ·生物油的13C-NMR分析 | 第63页 |
| ·生物油的GC-MS分析 | 第63-68页 |
| ·固体残渣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68-71页 |
| ·本章结论 | 第71-7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2-74页 |
|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 ·创新点 | 第73页 |
| ·建议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导师评阅表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