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新疆兵团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0 引言第11-19页
   ·问题的提出第1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2-17页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2-13页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3-17页
   ·研究的方法、内容及思路第17-19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研究思路第17-18页
     ·研究内容安排第18页
     ·研究重点、难点与特色之处第18-19页
第一章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分析第19-27页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简介与述评第19-25页
     ·传统的古典区位理论第19-20页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第20-22页
     ·区域非均衡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第22-25页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第25页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应用第25-27页
第二章 新疆兵团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方法论第27-34页
   ·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第27页
     ·区域经济差异相关概念的比较第27页
     ·目前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认识第27页
   ·兵团区域经济差异分析的地域单元和时间序列第27-28页
     ·地域单元和时间序列在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中的重要性第27-28页
     ·本研究选取的地域单元和时间序列第28页
   ·测度兵团区域经济差异的指标体系和方法第28-32页
     ·本研究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界定第28页
     ·衡量兵团区域经济差异的指标体系第28页
     ·测算兵团区域经济差异的方法第28-32页
   ·新疆兵团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趋势的预测方法第32-34页
第三章 新疆兵团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第34-53页
   ·兵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概况第34-35页
   ·兵团区域经济差异的静态分析第35-42页
     ·兵团垦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第35-38页
     ·兵团垦区经济发展水平单项指标差异第38-42页
   ·兵团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分析第42-47页
     ·兵团垦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总体变动特征第42-43页
     ·兵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的变动分析第43-45页
     ·兵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差异的变动分析第45-47页
   ·兵团区域经济差异程度诊断第47-52页
     ·兵团区域经济差异的警戒线水平第47-48页
     ·兵团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趋势预测第48-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新疆兵团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第53-76页
   ·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一般原因及客观基础第53-55页
     ·发展基础第53-54页
     ·倾斜的政策面第54页
     ·体制环境与竞争力第54页
     ·要素区际单向流动第54-55页
     ·经济结构效率第55页
   ·兵团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关系第55-57页
   ·兵团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与机理分析第57-75页
     ·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与区域经济差异第57-61页
     ·制度与区域经济差异第61-63页
     ·投资与区域经济差异第63-69页
     ·人口与区域经济差异第69-73页
     ·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差异第73-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新疆兵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第76-84页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第76-77页
   ·兵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第77页
   ·兵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第77-82页
     ·指导思想第77页
     ·基本原则第77-78页
     ·兵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第78-82页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六章 促进新疆兵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84-93页
   ·国外几个主要发达国家解决区域经济差异的经验及启示第84页
   ·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对兵团经济发展的启示第84-85页
   ·新疆兵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85-93页
     ·充分利用好中央政府的相关政策,争取国家对兵团更多的支持第85页
     ·构建有利于协调发展的体制环境,打破体制坚冰第85-86页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兵团经济发展活力第86-87页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87-89页
     ·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对相对落后垦区的基础设施投入第89-90页
     ·进一步推进兵团城镇化发展,培育经济增长点第90-91页
     ·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对口支援第91-92页
     ·加大对相对落后垦区科技和教育的投资力度第92页
     ·培养相对落后垦区的“造血”机制和功能第92-9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9页
致谢第99-100页
附录第100-104页
作者简介第104-105页
导师评阅表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兵团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下一篇:微藻热化学液化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