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内涵与特点 | 第10-15页 |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内涵 | 第10-12页 |
1、心理的含义 | 第10-11页 |
2、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内涵 | 第11-12页 |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 | 第12-15页 |
1、就业心理倾向稍有起伏 | 第12-13页 |
2、就业心理素质相对稳定 | 第13页 |
3、就业心态各异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 | 第15-22页 |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积极表现 | 第15-16页 |
1、自我肯定意识浓厚 | 第15页 |
2、竞争意识增强 | 第15-16页 |
3、择业心理趋于理性 | 第16页 |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 | 第16-22页 |
1、就业心理压力增大 | 第17-19页 |
2、就业焦虑心理的出现 | 第19-20页 |
3、就业心理期望过高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 | 第22-29页 |
一、社会因素 | 第22-24页 |
1、就业压力的增大 | 第22-23页 |
2、就业市场的不完善 | 第23页 |
3、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 | 第23-24页 |
4、性别歧视的存在 | 第24页 |
二、学校因素 | 第24-25页 |
1、学科专业设置的不合理 | 第24-25页 |
2、与校外合作不够充分 | 第25页 |
3、缺乏就业指导与教育 | 第25页 |
三、家庭因素 | 第25-27页 |
1、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 | 第26页 |
2、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 | 第26-27页 |
四、自身因素 | 第27-29页 |
1、能力素质与市场需要不相适应 | 第27页 |
2、缺乏社会工作经验 | 第27页 |
3、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 第27-28页 |
4、就业矛盾心理的存在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大学生就业心理优化的途径 | 第29-41页 |
一、积极发挥社会的作用 | 第29-31页 |
1、实施“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并重的战略 | 第30页 |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 第30页 |
3、扩大人才的交流 | 第30页 |
4、加强积极舆论的熏陶 | 第30-31页 |
5、减少各种就业歧视 | 第31页 |
二、加大高校改革的力度 | 第31-34页 |
1、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 | 第31-32页 |
2、加强毕业生就业的指导 | 第32-33页 |
3、加强校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 第33页 |
4、注重创新素质的培养 | 第33-34页 |
5、开展职业心理教育和就业心理咨询 | 第34页 |
三、注重家庭教育 | 第34-35页 |
1、降低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 | 第35页 |
2、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 | 第35页 |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 第35-41页 |
1、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 第35-36页 |
2、调整就业期望值 | 第36-38页 |
3、理性处理冲突 | 第38页 |
4、提高就业心理能力 | 第38-39页 |
5、调整就业心态 | 第39-40页 |
6、树立自信心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