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引入诉权理论相关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刑事诉权原理 | 第10-19页 |
第一节 诉权理论的基本内涵 | 第10-13页 |
一、诉权及诉权主体 | 第10-12页 |
二、诉权的法律特征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刑事诉权一般原理 | 第13-19页 |
一、刑事诉权的定义 | 第13-15页 |
二、刑事诉权的法律特征 | 第15-16页 |
三、刑事诉权主体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刑事诉讼引入诉权理论的价值分析 | 第19-23页 |
第一节 刑事诉讼引入诉权理论的合理性 | 第19-21页 |
一、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共性使然 | 第19-20页 |
二、刑事诉讼的个性使然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刑事诉讼引入诉权理论的可行性 | 第21-23页 |
一、刑事诉讼结构的可容性 | 第21-22页 |
二、刑事诉讼终极目标及功能的一致性 | 第22页 |
三、刑事实体法的新发展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刑事诉讼引入诉权理论的程序功能 | 第23-32页 |
第一节 刑事职权主体的权力制约功能 | 第23-30页 |
一、对侦查权的制约 | 第23-26页 |
二、对检察权的制约 | 第26-29页 |
三、对审判权的制约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刑事诉讼当事人的权利保障功能 | 第30-32页 |
一、保障被害人的权利 | 第30-31页 |
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刑事诉讼引入诉权理论的程序革新 | 第32-42页 |
第一节 刑事诉讼价值观念革新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刑事诉讼活动方式革新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检察机关不诉制度革新 | 第35-36页 |
第四节 刑事审判程序革新 | 第36-37页 |
第五节 替代纠纷解决机制创新 | 第37-42页 |
一、替代纠纷解决机制概述 | 第37-38页 |
二、建立和完善刑事和解纠纷解决机制 | 第38-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