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多元平行流冷凝器传热与流动特性仿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页
   ·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研究现状第8-16页
     ·百叶窗翅片侧流体换热与流动研究第8-11页
     ·细微通道管侧换热与流动研究第11-12页
     ·多元平行流冷凝器整体性能研究第12-16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模拟第18-35页
   ·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结构第18-20页
     ·空气侧百叶窗翅片结构第19-20页
     ·细微通道管结构第20页
   ·仿真模型的建立第20-27页
     ·空气侧流动换热模型第23-25页
     ·制冷剂侧流动换热模型第25-27页
   ·模型的仿真算法第27-29页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第29-34页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第29-30页
     ·模拟结果分析第30-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结构参数对空气侧换热性能的影响及优化第35-44页
   ·迎面风速对空气侧传热与压降的影响第35页
   ·结构参数对空气侧换热性能的影响及优化第35-41页
     ·翅片高度的影响及优化第35-37页
     ·翅片间距的影响及优化第37-38页
     ·百叶窗间距的影响及优化第38-39页
     ·百叶窗角度的影响及优化第39-40页
     ·扁管厚度的影响及优化第40-41页
   ·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空气侧传热与压降性能的对比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相关结构和运行参数的优化第44-51页
   ·扁管水力直径的影响及优化第44-45页
   ·细微通道孔数的影响及优化第45-46页
   ·流程管数的影响及优化第46-49页
   ·制冷剂质量流量的影响及优化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结论和后续工作第51-53页
   ·结论第51页
   ·后续工作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热炉内流动、燃烧及传热的数值模拟和优化研究
下一篇:高炉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力性能数学模型及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