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问题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导论第14-28页
   ·选题背景第14-1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研究目的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第16-24页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第16-19页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第19-24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4-26页
     ·研究思路第24-25页
     ·研究方法第25-26页
   ·创新之处第26-28页
第二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乡)村功能演进第28-38页
   ·概念界定第28-30页
     ·城市第28页
     ·农村与乡村第28-30页
   ·城市化及其进程的阶段性第30-35页
     ·城市化概念第30-31页
     ·城市化内涵阐释第31-32页
     ·城市化阶段性的区分标志第32-35页
   ·以城市化主导的农(乡)村功能变迁第35-36页
     ·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农村第35-36页
     ·后工业化和现代社会的乡村第36页
     ·农村到乡村的过渡第36页
   ·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西部城乡关系历史演变及阶段性特征第38-63页
   ·西部城乡关系历史演变轨迹第38-41页
     ·开放对流的城乡关系第38-39页
     ·隔离分化的城乡关系第39-40页
     ·多元动力下松动的城乡关系第40-41页
   ·西部城市化发展阶段识别第41-47页
     ·人口城市化水平测度第41-42页
     ·城市化与工业化和非农化关系第42-44页
     ·综合城市化水平测度第44-47页
   ·西部城乡二元关系特征第47-61页
     ·经济二元性第47-52页
     ·生活二元性第52-57页
     ·公共产品供给二元性第57-58页
     ·二元综合对比系数第58-61页
   ·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机制第63-73页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内涵第63-65页
     ·“硬件”契合第64页
     ·“软件”契合第64-65页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动力机制第65-68页
     ·拉力机制第65-66页
     ·推力机制第66-67页
     ·互促机制第67-68页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支持机制第68-73页
     ·政策制度支持机制第68-69页
     ·文化观念支持机制第69-70页
     ·基础设施支持机制第70-71页
     ·生态环境支持机制第71-73页
第五章 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硬件”契合评价第73-105页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硬件”契合指标体系第73-77页
     ·指标体系构建目标及原则第73-74页
     ·“硬件”契合指标体系内容第74-77页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硬件”契合评价方法选择第77-78页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硬件”契合评价实证分析第78-105页
     ·数据来源第78页
     ·数据标准化处理第78页
     ·变量间相关性检验第78-84页
     ·一阶段时序主成分分析第84-99页
     ·二阶段时序主成分分析第99-103页
     ·城乡契合度指数第103-105页
第六章 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软件”契合评价第105-133页
   ·新农村建设误区第105-106页
     ·误区之一:新农村建设目标确立第105-106页
     ·误区之二:新农村建设方式选择第106页
     ·误区之三:新农村建设角色定位第106页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软件”契合指标体系第106-109页
     ·指标体系构建目标及原则第106-107页
     ·“软件”契合指标体系内容第107-109页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软件”契合评价方法选择第109-112页
     ·因子分析方法第109-110页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第110-112页
   ·“软件”契合评价调查第112-114页
     ·数据来源第112-113页
     ·调查内容及变量选择第113-114页
   ·“软件”契合评价实证模型构建第114-119页
     ·因子分析第114-117页
     ·Logistic 回归分析第117-119页
   ·检验结果与实地调查结果拟合第119-131页
     ·回归结果为“极显著”的变量第119-124页
     ·回归结果为“显著”的变量第124-128页
     ·回归结果为“不显著”的变量第128-131页
   ·小结第131-133页
第七章 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方式第133-153页
   ·城乡协调发展国内外经验第133-145页
     ·城乡协调发展国外经验及启示第133-140页
     ·城乡协调发展国内经验及启示第140-145页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原则与思路第145-147页
     ·契合原则第145-146页
     ·契合思路第146-147页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方式第147-153页
     ·城市近郊区第148-149页
     ·传统农业区第149-151页
     ·偏远落后区第151-153页
第八章 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对策第153-159页
   ·宏观战略性:制度改革第153-156页
     ·以城乡居民身份重构为目标的户籍制度改革第153-154页
     ·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土地制度改革第154-155页
     ·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第155-156页
   ·中观管理性:公共资源均衡化第156-157页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均等化第156-157页
     ·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化第157页
   ·微观操作性:农村社区建设第157-159页
结语第159-164页
 研究结论第159-163页
 研究展望第163-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70页
附录第170-173页
致谢第173-174页
作者简介第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研究
下一篇: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