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引言第13-14页
一、个人信息的理论概述第14-26页
 (一) 个人信息的定义概述第14-19页
  1、国内外个人信息的不同的称谓第14-15页
  2、个人信息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第15-17页
  3、个人信息的定义第17-19页
 (二) 个人信息的特征第19-21页
  1、个人信息主体是自然人第19-20页
  2、个人信息具有广泛性第20页
  3、个人信息具有识别性第20-21页
  4、个人信息具有共享性第21页
 (三) 个人信息的概念与分类第21-23页
  1、可直接识别的个人信息和可间接识别的个人信息第21-22页
  2、涉及隐私内容的个人信息和可公开的个人信息第22页
  3、电脑处理个人信息与非经过电脑处理的个人信息第22-23页
  4、个人自然属性信息和个人社会属性信息第23页
 (四)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理基础第23-26页
  1、个人信息保护的隐私权理论第23-24页
  2、个人信息保护的一般人格权理论第24页
  3、个人信息保护的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第24-25页
  4、个人信息保护的个人信息知情权理论第25-26页
二、域外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考察及启示第26-41页
 (一) 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第26-28页
  1、联合国的立法状况第26-27页
  2、欧盟的立法状况第27-28页
 (二) 各国及地区的立法概况第28-35页
  1、英国立法状况第28页
  2、德国立法状况第28-29页
  3、美国立法状况第29-32页
  4、日本立法状况第32-33页
  5、我国台湾地区立法第33-34页
  6、我国香港地区立法第34-35页
 (三) 各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模式探讨第35-39页
  1、综合立法模式第36-37页
  2、特别立法模式第37页
  3、行业自律模式第37-38页
  4、不同模式优缺点比较第38-39页
 (四) 对于我国立法模式的启示第39-41页
三、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41-51页
 (一)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状况第41-45页
  1、宪法第41页
  2、民法第41-42页
  3、刑法第42-43页
  4、行政法与诉讼法第43页
  5、行政法规、规章第43-45页
 (二) 侵害个人信息现实状况第45-48页
  1、行政机关收集个人信息缺乏必要的的法律依据第45-46页
  2、市场营销与个人信息的侵权第46-47页
  3、网站对个人信息的侵害第47-48页
 (三)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必要性第48-51页
  1、保护个人隐私权不受到侵害第48页
  2、保护个人信息自决权不受干扰第48-49页
  3、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与共享第49页
  4、推动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第49-50页
  5、促进国内和国际贸易与合作第50-51页
四、建立我国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制度第51-68页
 (一) 确立个人信息保护的宪法基础第51-53页
 (二) 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行政法规制第53-60页
  1、基本原则的规制第53-59页
  2、正当程序规制第59-60页
 (三) 完善立法、确立信息管理部门与个人信息主体权利与义务第60-63页
  1、确定立法价值第60-61页
  2、规范政府信息管理部门权力和职责第61-62页
  3、确立个人信息所有权人的权利和义务第62-63页
 (四) 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制度第63-66页
  1、建立救济的制度第63-64页
  2、行政信息公开制度与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第64页
  3、建立个人信息侵权的行政责任和赔偿制度第64-65页
  4、建立个人信息行政许可制度第65-66页
 (五) 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监督执行机构第66-68页
结束语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