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ACE 简介 | 第11-14页 |
|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安排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本地信息交换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16-33页 |
| ·信息交换原理 | 第16-18页 |
| ·信息交换的需求分析 | 第18-20页 |
| ·本地信息交换平台的系统结构 | 第20-32页 |
| ·本地信息交换平台的逻辑框架 | 第20-21页 |
| ·数据交换流程 | 第21-23页 |
| ·协议版本设计 | 第23-24页 |
| ·连接控制模块的结构及功能 | 第24-30页 |
| ·数据交换模块的结构及功能 | 第30-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本地信息交换平台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33-50页 |
| ·通信接口详细设计 | 第33-39页 |
| ·通信接口类 A 设计 | 第33-36页 |
| ·通信接口类 B 设计 | 第36-38页 |
| ·通信接口部分设计细节处理 | 第38-39页 |
| ·主动对象模式实现消息的分派、调度和处理 | 第39-43页 |
| ·数据处理方法封装实现方法请求 | 第39-40页 |
| ·主动对象中接收者实现设计 | 第40-41页 |
| ·主动对象中调度者设计 | 第41-42页 |
| ·主动对象中代理者设计 | 第42-43页 |
| ·数据交换流程中的主要方法 | 第43-46页 |
| ·消息调度 | 第43-44页 |
| ·业务处理 | 第44页 |
| ·转发控制处理 | 第44-45页 |
| ·路由控制处理 | 第45-46页 |
| ·系统各个模块测试 | 第46-49页 |
| ·通信模块测试 | 第46-49页 |
| ·数据处理模块测试 | 第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 第50-74页 |
| ·传输模块中关键技术的确定 | 第50-52页 |
| ·当前流行的解决方案 | 第50-51页 |
| ·结合项目实际的最终解决方案确定 | 第51-52页 |
| ·基于 ACE 异步 I/O 框架的传输处理机制设计 | 第52-56页 |
| ·基于 ACE Proactor 框架的结构和参与者设计 | 第52-54页 |
| ·本地信息交换平台的异步事件处理流程设计 | 第54-56页 |
| ·在开发过程中对前摄器模式的改进 | 第56-60页 |
| ·改进的原因以及改进思路 | 第56-57页 |
| ·解决方案 A——加入统一限定条件 | 第57-58页 |
| ·解决方案 B——基于服务策略的完成处理器分发 | 第58-60页 |
| ·数据交换模块中的关键技术 | 第60-73页 |
| ·方案选择及技术分析 | 第60-61页 |
| ·基于 ACE Task 框架的数据交换模型的建立 | 第61页 |
| ·在开发过程中对主动对象模式的改进 | 第61-63页 |
| ·基于 Xerces-c 的数据封装/解析技术 | 第63-70页 |
| ·采用 cdr 编码机制对数据进行整编和解编 | 第70-73页 |
| ·小结 | 第73-74页 |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4-77页 |
| ·系统设计技术总结 | 第74-75页 |
| ·技术展望及业务展望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