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 | 第1-9页 |
全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1.引言 | 第14-19页 |
2.实验材料 | 第19-21页 |
·细胞与动物 | 第19页 |
·药物及化合物 | 第19页 |
·仪器及器皿 | 第19-20页 |
·生物及生物化学试剂 | 第20页 |
·其他化学试剂 | 第20-21页 |
3.实验目的、方法和结果 | 第21-99页 |
·第一章 微透析的方法学验证和小猪模型的建立 | 第21-37页 |
·第一节 雷公藤内酯醇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1-25页 |
·第二节 微透析探针相对回收率影响因素考察 | 第25-29页 |
·第三节 雷公藤内酯醇软膏体内经皮吸收试验 | 第29-32页 |
·讨论 | 第32-37页 |
·第二章 微透析方法用于皮肤病药物的药效分析 | 第37-51页 |
·第一节 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7-43页 |
·第二节 两种局部麻醉软膏体内经皮吸收实验 | 第43-48页 |
·讨论 | 第48-51页 |
·第三章 微透析方法用于皮肤病药物的安全性分析 | 第51-69页 |
·第一节 HB-13的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第51-54页 |
·第二节 HB-13 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54-58页 |
·第三节 去除角质层/完整皮肤外用0.5%HB-13凝胶经皮吸收实验 | 第58-63页 |
·第四节 外用0.5%HB-13凝胶后皮肤组织内药物浓度测定 | 第63-64页 |
·第五节 外用0.5%HB-13凝胶对小猪的皮肤毒性实验 | 第64-67页 |
·讨论 | 第67-69页 |
·第四章 微透析方法用于皮肤病药物的体内生物等效性评价 | 第69-86页 |
·第一节 阿昔洛韦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69-73页 |
·第二节 3%阿昔洛韦乳膏体外释放实验 | 第73-75页 |
·第三节 三种3%阿昔洛韦乳膏体内经皮吸收实验 | 第75-82页 |
·讨论 | 第82-86页 |
·第五章 微透析方法的实用性考察 | 第86-99页 |
·第一节 醋酸曲安奈德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86-90页 |
·第二节 两种醋酸曲安奈德外用制剂体外释放实验 | 第90-92页 |
·第三节 两种醋酸曲安奈德外用制剂体内经皮吸收实验 | 第92-95页 |
·第四节 外用醋酸蓝安奈德制剂后皮肤组织药物浓度测定 | 第95-97页 |
·讨论 | 第97-99页 |
4.全文小结 | 第99-102页 |
论著和综述 | 第102-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