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阅卷权概述 | 第11-15页 |
第二章 阅卷难的由来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我国辩护律师阅卷权的立法现状 | 第16-19页 |
一、阅卷权的性质 | 第16-17页 |
二、关于阅卷权的相关规定 | 第17-19页 |
第四章 我国辩护律师阅卷权的司法现状 | 第19-25页 |
一、辩护律师阅卷时间缺乏保障 | 第19页 |
二、辩护律师可查阅案卷范围界定不清 | 第19-23页 |
(一) 刑事诉讼法对辩护律师可查阅案卷范围规定的司法现状 | 第19-21页 |
(二) 律师法的有关辩护律师可查阅案卷范围规定的司法现状 | 第21-23页 |
三、辩护律师阅卷方式受到限制 | 第23-25页 |
第五章 国外相关立法例 | 第25-31页 |
一、国际公约相关规定 | 第25页 |
二、大陆法系职权主义下的辩护律师阅卷权 | 第25-27页 |
(一) 德国的阅卷制度 | 第25-26页 |
(二) 法国的阅卷制度 | 第26-27页 |
三、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下的辩护律师阅卷权 | 第27-31页 |
(一) 英国的证据展示制度 | 第28-30页 |
(二) 美国的证据展示制度 | 第30-31页 |
第六章 辩护律师阅卷权的完善 | 第31-36页 |
一、诉讼理念的改革 | 第31页 |
二、赋予辩护律师侦查阶段阅卷权 | 第31-32页 |
三、明确界定辩护律师阅卷范围,赋予辩护律师全面阅卷权 | 第32-33页 |
四、构建辩护律师阅卷权的保障机制 | 第33-34页 |
五、证据展示制度的保留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