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网络安全分析及措施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短信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 ·PHS短消息业务介绍 | 第13页 |
| ·PHS短信网络简介 | 第13-14页 |
| ·PHS短信网络的安全分析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PHS短信网络介绍 | 第16-21页 |
| ·ZXPHS短信网络简介 | 第16页 |
| ·无线接入层 | 第16-17页 |
| ·核心网络层 | 第17页 |
| ·业务提供层 | 第17-19页 |
| ·各类短信业务流程简介 | 第19-21页 |
| ·短信提交到短信中心的过程 | 第20页 |
| ·短信从短信中心下发到PS的过程 | 第20页 |
| ·PS发送短信到CP/SP的过程 | 第20页 |
| ·CP/SP发送短信到PHS用户过程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接入部分的安全分析 | 第21-27页 |
| ·无线传播的特点 | 第21页 |
| ·PHS的无线接入流程 | 第21-22页 |
| ·短信起呼过程 | 第21-22页 |
| ·短信终呼过程 | 第22页 |
| ·短信鉴权的安全分析 | 第22-24页 |
| ·短信鉴权过程 | 第22-23页 |
| ·PIM卡的管理 | 第23-24页 |
| ·鉴权存在的安全隐患 | 第24页 |
| ·TCH数据传送的安全分析 | 第24-27页 |
| ·加密方式 | 第25页 |
| ·实施双向鉴权 | 第25-26页 |
| ·采用动态的PSID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业务提供层安全分析 | 第27-31页 |
| ·短信中心的安全分析 | 第27-28页 |
| ·短信中心的系统结构介绍 | 第27-28页 |
| ·短信中心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采取措施 | 第28页 |
| ·中兴短信网关SMG的安全分析 | 第28-31页 |
| ·短信网关系统结构介绍 | 第28-29页 |
| ·短信网关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采取措施 | 第29-31页 |
| 第五章 网络层安全分析 | 第31-46页 |
| ·短信平台结构简介 | 第31-32页 |
| ·TCP/IP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32-35页 |
| ·TCP/IP协议简介 | 第32页 |
| ·TCP/IP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32-35页 |
| ·短信局域网的安全分析 | 第35-40页 |
| ·节点安全 | 第35-37页 |
| ·内网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 | 第37-38页 |
| ·操作系统本身的安全 | 第38-40页 |
| ·网络安全策略 | 第40-42页 |
| ·物理安全 | 第40-41页 |
| ·防火墙技术 | 第41-42页 |
| ·VPN技术 | 第42页 |
| ·短信网络安全应用举例 | 第42-46页 |
| ·DCN网用户配置 | 第43-44页 |
| ·Internet用户配置 | 第44-46页 |
| 第六章 短信业务层的监控 | 第46-58页 |
| ·垃圾短信的监控 | 第46-50页 |
| ·垃圾短信的定义 | 第46页 |
| ·垃圾短信的危害 | 第46页 |
| ·垃圾短信对系统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垃圾短信的拦截 | 第47-48页 |
| ·垃圾短信拦截的原理 | 第48-50页 |
| ·短信监控系统 | 第50-53页 |
| ·短信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50-51页 |
| ·监控消息内容,根据内容合法性进行拦截 | 第51-52页 |
| ·监控起呼信息条数,根据主叫频次进行消息拦截 | 第52-53页 |
| ·SP管理平台(SPMS)系统 | 第53-56页 |
| ·短信增值业务流程介绍 | 第53页 |
| ·短信增值业务涉及的协议介绍 | 第53-54页 |
| ·SMPP协议简介 | 第53页 |
| ·SMGP协议简介 | 第53-54页 |
| ·SP管理平台建立的意义 | 第54页 |
| ·SP管理平台的介绍 | 第54-56页 |
| ·防范垃圾短信的监管措施 | 第56-58页 |
| ·完善有关垃圾短信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56页 |
| ·推行手机实名登记制度 | 第56页 |
| ·加快反垃圾短信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 第56页 |
| ·加大对发送垃圾短信的经济处罚力度 | 第56-57页 |
| ·完善管理制度 | 第57页 |
| ·加强对SP的监管 | 第57-58页 |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