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楞伽经》如来藏思想研究

内容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导言第9-25页
 一、本论文试图解决的基本问题第9-10页
 二、关于本文内容的说明第10-12页
 三、本论文相关问题之背景及研究状况第12-22页
  1、关于如来藏思想的问题背景及研究状况第13-19页
  2、关于《楞伽经》的研究第19-22页
 四、对本文所涉及的主要典籍的说明第22-25页
第一章 如来藏的基本含义第25-46页
 第一节 如来藏义的简单说明第25-33页
  1、如来藏义的多种表述第25-27页
  2、如来藏思想的基本内核第27-33页
 第二节 如来藏与空性的关系第33-44页
  1、“空”义略述第33-34页
  2、作为清净本体之“空”第34-37页
  3、对“空性”的表述第37-40页
  4、空性与缘起之关系第40-44页
  5、结语第44页
 本章结语第44-46页
第二章 如来藏“无我”义第46-66页
 第一节 如来藏本自“无我”第46-57页
  1、如来藏与外道“我”的基本区别第46-50页
  2、如来藏“无我”的具体含义第50-55页
  3、对“无我”的两种错误认识第55-57页
 第二节 关于如来藏“无我”的修行第57-65页
  1、“人无我”(人空)第57-61页
  2、“法无我”(法空)第61-62页
  3、“毕竟无我”(空空)第62-65页
 本章结语第65-66页
第三章 如来藏与八识(上)第66-101页
 第一节 如来藏与八识的区别第66-72页
  1、智与识的区分第66-67页
  2、回复本心之修行第67-72页
 第二节 本有如来藏与八识的关系第72-100页
  1、对八识的分析第72-89页
  2、识之本体第89-96页
  3、对本有如来藏的进一步说明第96-98页
  4、本有如来藏与八识关系之进一步说明第98-100页
 本章结语第100-101页
第四章 如来藏与八识(下)第101-120页
 第一节 转依的基本含义第101-109页
  1、《楞伽经》对转依的说明第101-105页
  2、“转依”之内容第105-109页
 第二节 转依之过程第109-114页
  1、对转依过程之说明第109-110页
  2、《楞伽经》与《成唯识论》对转依过程论述之差别第110-114页
 第三节 如来藏义的进一步说明第114-118页
  1、《楞伽经》之“如来藏心”第114-116页
  2、其它经论中如来藏义略述第116-118页
 本章结语第118-120页
第五章 三自性与五法第120-145页
 第一节 三自性第120-133页
  1、成自性第121-123页
  2、缘起自性第123-132页
  3、妄想自性第132-133页
  4、三自性内容小结第133页
 第二节 五法及其与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之关系第133-144页
  1、五法第133-138页
  2、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之关系第138-141页
  3、楞伽四门之地位第141-144页
 本章结语第144-145页
第六章 略述《楞伽经》、《金刚经》及《坛经》如来藏思想之异同第145-175页
 第一节 作为清净本体之如来藏第145-161页
  1、《楞伽经》中清净本体之如来藏义概述第146页
  2、《金刚经》对清净本体之论述第146-153页
  3、《坛经》对清净本体之论述第153-160页
  4、小结《楞伽经》、《金刚经》、《坛经》论述清净本体之异同第160-161页
 第二节 如来藏之杂染状态第161-166页
  1、概述《楞伽经》对如来藏杂染状态之说明第161-162页
  2、《金刚经》对如来藏杂染状态之说明第162-163页
  3、《坛经》对如来藏杂染状态之说明第163-165页
  4、三部经关于如来藏杂染状态之说明的简单比较第165-166页
 第三节 转依所得之如来藏第166-173页
  1、《楞伽经》对果位之如来藏的说明概述第167页
  2、《金刚经》对修行之果的说明第167-169页
  3、《坛经》对修行之果的说明第169-172页
  4、三部经中所说修行所得之果的简单比较第172-173页
 本章结语第173-175页
结语第175-178页
参考文献第178-183页
后记第183页

论文共1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包覆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转化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问题和测试驱动的学习系统中电子学档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