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大学生就业及其特点 | 第10-12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的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研究以政府为主导治理大学生就业的意义 | 第16-21页 |
·弥补市场缺陷的有效途径 | 第17页 |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 | 第18-19页 |
·引导人才适应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 第19-21页 |
第2章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概述 | 第21-29页 |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历史回顾 | 第21-24页 |
·统包分配阶段 | 第21页 |
·由供需见面逐步向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 | 第21-22页 |
·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 | 第22-23页 |
·大学生就业制度演变与国家主导利益取向 | 第23-24页 |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 | 第24-26页 |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 | 第24-25页 |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 | 第25-26页 |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总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 | 第26-27页 |
·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 第27页 |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 | 第27-28页 |
·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其它问题 | 第28-29页 |
第3章 主张现阶段以政府为主导治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9页 |
·以政府为主导治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治动因 | 第29-30页 |
·治理大学生就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 第29页 |
·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权威作用 | 第29-30页 |
·以政府为主导治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基础 | 第30-32页 |
·现阶段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政策的价值取向 | 第30-31页 |
·现阶段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政策的价值缺失 | 第31-32页 |
·以政府为主导治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客观要求 | 第32-37页 |
·高等教育扩招过速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责任 | 第32-33页 |
·高校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责任 | 第33-35页 |
·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责任 | 第35页 |
·大学生个人择业行为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责任 | 第35-37页 |
·以政府为主导治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观准备 | 第37-39页 |
·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就业工作管理体制 | 第37页 |
·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制度 | 第37-38页 |
·唱响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的主旋律 | 第38页 |
·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提高,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 第38-39页 |
第4章 以政府为主导多举措治理大学生就业问题 | 第39-57页 |
·现阶段政府面临的政策环境 | 第39-42页 |
·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状况的影响 | 第39页 |
·经济增长方式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 第39-41页 |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 第41页 |
·传统吸收渠道变化的影响 | 第41-42页 |
·我国“十一五”期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预测 | 第42-43页 |
·四个有利条件与四个不利条件 | 第42-43页 |
·供需状况与就业压力 | 第43页 |
·政府应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 第43-52页 |
·实行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 | 第44-45页 |
·引导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的发展 | 第45-46页 |
·规范好大学生就业市场 | 第46-47页 |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第47-48页 |
·发挥政府指导服务行为 | 第48-49页 |
·鼓励大学生走创业之路 | 第49-50页 |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第50-51页 |
·发挥政府价值导向作用 | 第51-52页 |
·国外政府治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意义 | 第52-57页 |
·就业需求促进政策 | 第52-53页 |
·就业供给促进政策 | 第53页 |
·供求匹配促进政策 | 第53-54页 |
·对我国的政策借鉴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