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科学、科学研究论文--科学研究理论论文--科学学论文

NBIC融合技术与交叉学科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前言第10-14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目的意义第11页
 三、研究内容第11-13页
 四、技术路线第13-14页
第一部分 融合技术发展概况第14-21页
 一、融合技术的提出第14-15页
 二、融合技术的开展情况第15-18页
  (一)美国第15-16页
  (二)欧盟第16-17页
  (三)加拿大第17页
  (四)其他国家和企业第17-18页
 三、融合技术与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的关系第18-20页
  (一)从研究视角分析第18-19页
  (二)从研究手段分析第19页
  (三)从技术基础分析第19-20页
 四、融合技术发展的启示第20-21页
  (一)科学技术发展模式正在转变第20页
  (二)融合技术不限于NBIC领域第20页
  (三)融合技术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第20-21页
第二部分 融合技术中学科交叉发展的机制与模式第21-39页
 一、融合技术发展动力的系统特性分析第21-24页
  (一)融合技术发展内部动因分析第21-22页
  (二)融合技术发展外部动因分析第22-24页
 二、交叉学科发展过程的阶段特性分析第24-31页
  (一)经典文献计量模型第24-26页
  (二)融合技术中交叉学科发展计量分析第26-30页
  (三)交叉学科发展阶段划分析第30-31页
 三、融合技术发展模式的动态特性分析第31-39页
  (一)融合技术内二元交叉模式分析第31-35页
  (二)交叉学科发展模式的动态特性第35-39页
第三部分 融合技术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第39-52页
 一、融合技术中会聚期学科特征分析第39-46页
  (一)合成生物学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第39-42页
  (二)DNA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第42-46页
  (三)融合技术会聚期学科特征分析第46页
 二、融合技术交叉期学科特征分析第46-50页
  (一)对全数据库数据进行分析第47-48页
  (二)对SCI数据进行分析第48-49页
  (三)引文计量分析第49-50页
  (四)融合技术交叉期学科特征分析第50页
 三、小结第50-52页
第四部分 交叉学科发展相关政策研究第52-61页
 一、融合技术对生物医学发展的影响分析第52-54页
  (一)近期影响(近5年)第52-53页
  (二)中期影响(5-10年)第53页
  (三)远期影响(10-20年)第53-54页
 二、融合技术对军事医学发展的影响分析第54-57页
 三、交叉学科分阶段发展策略第57-58页
  (一)会聚期发展策略第57页
  (二)交叉期发展策略第57-58页
  (三)融合期发展策略第58页
 四、国家和军队建设交叉学科的政策探讨第58-61页
  (一)体制创新第58-59页
  (二)投入机制第59页
  (三)人才政策第59-61页
第五部分 结语第61-64页
 一、结论第61-62页
  (一)交叉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第61页
  (二)二元交叉学科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61页
  (三)学科交叉模式应当依据发展阶段动态划分第61-62页
  (四)NBIC内主要交叉领域发展阶段不同第62页
  (五)交叉学科应依据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第62页
 二、讨论第62-64页
  (一)数据选择的探讨第62页
  (二)交叉学科选择的探讨第62-63页
  (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一 有关数据图表第68-78页
附录二 文献综述第78-97页
发表论文第97-119页
个人简历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俄语话语联系语的语用分析
下一篇:微型汽车市场分析及项目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