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引言 | 第8页 |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 第8-11页 |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种类 | 第8-9页 |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 第9页 |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应用 | 第9-11页 |
·高强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与应用 | 第11-12页 |
·高强混凝土的特点 | 第11页 |
·高强混凝土结构的应用 | 第11-12页 |
·型钢高强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与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型钢高强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 第12-13页 |
·型钢高强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连接形式及构造 | 第14-15页 |
·型钢高强混凝土梁柱节点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型钢高强混凝土梁柱节点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8-19页 |
2 试验设计 | 第19-29页 |
·试验目的 | 第19页 |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钢材性能 | 第20-21页 |
·竖向荷载的确定 | 第21-22页 |
·型钢混凝土柱试验轴压比与设计轴压比之间的换算关系 | 第21-22页 |
·竖向荷载确定 | 第22页 |
·试验加载方案 | 第22-25页 |
·试验加载装置 | 第22-23页 |
·试验加载制度 | 第23-24页 |
·试验终止 | 第24-25页 |
·量测的内容及方法 | 第25-29页 |
·量测的内容 | 第25页 |
·量测的方法 | 第25-29页 |
3 试验的主要结果 | 第29-55页 |
·试件SJ-1 | 第29-37页 |
·试件SJ-1 的试验现象 | 第29-31页 |
·试件SJ-1 的主要测量结果 | 第31-37页 |
·试件SJ-2 | 第37-45页 |
·试件SJ-2 的试验现象 | 第37-39页 |
·试件SJ-2 的主要测量结果 | 第39-45页 |
·试件SJ-3 | 第45-54页 |
·试件SJ-3 的试验现象 | 第45-47页 |
·试件SJ-3 的主要测量结果 | 第47-54页 |
·试件现象总结 | 第54-55页 |
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5-71页 |
·受剪能力 | 第55-58页 |
·滞回曲线 | 第58-60页 |
·耗能性能 | 第60-62页 |
·强度衰减 | 第62-64页 |
·骨架曲线 | 第64-66页 |
·延性 | 第66-67页 |
·延性系数 | 第66页 |
·延性系数计算 | 第66-67页 |
·组合体的变形分析 | 第67-70页 |
·各种变形成分及其产生的位移的简化分析 | 第68-69页 |
·各种位移成分所占的比例及其规律 | 第69-70页 |
·实测梁纵筋滑移量规律 | 第70-71页 |
5 型钢高强混凝土梁柱中间节点受力机理及承载力分析 | 第71-81页 |
·受力机理简述 | 第71-74页 |
·型钢高强混凝土梁柱中间节点的受剪机理及承载力分析 | 第74-79页 |
·型钢高强混凝土梁柱中间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 第79-81页 |
6 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高强混凝土梁柱中间节点的粘结应力探索 | 第81-97页 |
·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机理 | 第81页 |
·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研究概况 | 第81-82页 |
·影响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82页 |
·型钢高强混凝土梁柱中间节点粘结应力的计算 | 第82-89页 |
·基本假定 | 第82-83页 |
·粘结应力的基本方程 | 第83-89页 |
·荷载上升阶段粘结应力的分布 | 第89-97页 |
·型钢翼缘等效应力的分布曲线 | 第89-95页 |
·型钢翼缘粘结应力的分布规律 | 第95-97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97-99页 |
·主要结论 | 第97-98页 |
·对型钢高强混凝土梁柱中间节点的建议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附录 | 第103-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