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福州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中文文摘第5-8页
目录第8-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研究背景第12-14页
     ·研究意义第14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4-24页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第16-19页
     ·景观生态安全研究进展第19-22页
     ·存在问题与不足第22-24页
第2章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理论与方法探讨第24-48页
   ·相关概念及内涵第24-27页
     ·城市景观概念及特征第24-25页
     ·安全与不安全第25-26页
     ·生态安全与城市生态安全第26-27页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概念及其特性第27页
   ·影响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第27-29页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理论基础第29-34页
     ·景观生态学基础概念第29-32页
     ·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第32-34页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第34-42页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内涵第34页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单元第34-35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5-39页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第39-40页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第40-41页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第41-42页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和方法第42-48页
     ·景观安全格局基本原理第42-43页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方法第43-46页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第46-48页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案第48-56页
   ·研究区概况第48-53页
     ·自然生态环境概况第48-51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51-53页
   ·本文研究方案第53-56页
     ·研究内容第53页
     ·研究方法第53-54页
     ·技术路线第54-56页
第4章 福州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第56-86页
   ·城市景观生态分类与制图第56-61页
     ·城市景观生态分类依据和原则第56-57页
     ·福州城市景观生态分类第57-60页
     ·数据处理与制图第60-61页
   ·景观异质性指数的选取及其生态学意义第61-64页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分析第64-70页
     ·景观结构指标第66-67页
     ·景观功能指标第67-69页
     ·景观协调度指标第69-70页
   ·数据来源与指标阈值第70-73页
     ·数据来源第70页
     ·指标阈值的确定第70-73页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73-78页
     ·传统层次分析法改进第73-74页
     ·改进层次分析法应用第74-78页
   ·评价结果与分析第78-83页
     ·指标安全指数的计算第78-80页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第80页
     ·安全等级划分与安全形势分析第80-81页
     ·限制性因子分析第81-83页
   ·小结第83-86页
第5章 福州城市景观生态安全建设第86-104页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建设原则第86-88页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86-87页
     ·尊重自然和以人为本原则第87页
     ·景观多样性与异质性维持原则第87-88页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第88页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设计方案第88-99页
     ·生态核心区(源)的确定第89-91页
     ·潜在阻力面第91-92页
     ·缓冲区分析第92-93页
     ·生态廊道构建第93-96页
     ·景观战略点建设第96-98页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建立第98-99页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的城市景观优化措施第99-101页
     ·调整城市建筑景观布局,构建合理的景观功能区第99-100页
     ·完善生态景观结构,建立多样化的生境化环境第100-101页
     ·恢复与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提高城市景观多样性第101页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的城市环境管理对策第101-104页
     ·加强污染控制,创建绿色家园第101-102页
     ·加大科教投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102页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型产业第102页
     ·提高全民生态安全意识,加强自组织机构建设第102-10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04-106页
   ·主要结论第104-105页
   ·研究展望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2页
功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12-114页
个人简历第114-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燕麦属3种进境检疫性杂草的风险研究
下一篇: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