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8-9页 |
一、新课程标准的确立及广泛实施 | 第8页 |
二、当前中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8-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一、国外课堂管理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二、我国对课堂管理的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主体间性理论 | 第12-15页 |
第一节 主体间性的内涵 | 第12-13页 |
第二节 主体教育思想的探索:从主体——主导论到双主体论 | 第13-14页 |
第三节 主体教育思想的发展: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主体间性理念下课堂管理的要求 | 第15-17页 |
第一节 努力构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 | 第15-16页 |
一、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课堂管理 | 第15页 |
二、充分发扬民主,提出合理的课堂规范 | 第15页 |
三、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坚持课堂管理目标原则 | 第16页 |
第三节 注重过程管理 | 第16-17页 |
一、实施有效的学法指导 | 第16页 |
二、密切关注教学状态,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 | 第16-17页 |
第三章 主体间性理念下课堂管理的实施策略 | 第17-28页 |
第一节 以途径—目标理论为指导进行课堂目标管理 | 第17-18页 |
一、途径—目标理论 | 第17-18页 |
二、借鉴途径—目标理论有效开展课堂目标管理活动 | 第18页 |
第二节 以感情管理理论为指导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 第18-20页 |
一、感情管理理论 | 第19页 |
二、运用感情管理理论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以现实疗法控制理论为指导完善课堂纪律管理 | 第20-23页 |
一、现实疗法控制理论 | 第21页 |
二、借助现实疗法控制理论提高课堂纪律管理工作水平 | 第21-23页 |
第四节 以激励理论为指导全面提高课堂管理效率 | 第23-28页 |
一、激励理论 | 第23页 |
二、广泛运用激励理论全面提高课堂管理效率 | 第23-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注释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