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引言 | 第8页 |
·螺旋藻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8-9页 |
·藻类光生物反应器的发展状况及主要类型 | 第9-14页 |
·发酵罐式光生物反应器 | 第9-10页 |
·轴心式光生物反应器 | 第9-10页 |
·搅拌罐式光生物反应器 | 第10页 |
·气旋式光生物反应器 | 第10页 |
·管式光生物反应器 | 第10-11页 |
·板式光生物反应器 | 第11-13页 |
·其他类型的光生物反应器 | 第13-14页 |
·溢流喷射光生物反应器 | 第13-14页 |
·气升式循环磁处理光生物反应器 | 第14页 |
·光纤光生物反应器 | 第14页 |
·螺旋藻的营养类型 | 第14-15页 |
·光合自养型 | 第14-15页 |
·营养缺陷型 | 第15页 |
·混合营养型 | 第15页 |
·异养型 | 第15页 |
·立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15-19页 |
·立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模拟微重力效应概述 | 第16-18页 |
·空间飞行的微重力 | 第16页 |
·地面微重力条件 | 第16-17页 |
·低重力效应的模拟 | 第17-18页 |
·微重力效应的模拟 | 第18页 |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模拟微重力效应反应器的设计思想及研制 | 第20-35页 |
引言 | 第20页 |
·模拟微重力效应反应器的研制思想 | 第20-27页 |
·回转器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回转器的转动构型 | 第21-22页 |
·回转器的型式 | 第22-23页 |
·回转器的工作条件 | 第23-24页 |
·回转器的特点 | 第24页 |
·回转器的应用 | 第24-27页 |
·模拟微重力效应反应器的研制 | 第27-28页 |
·反应器的主体设计 | 第27页 |
·反应器的光照系统 | 第27-28页 |
·模拟微重力效应反应器内的物理学环境 | 第28-32页 |
·临界速度和剪切力 | 第28-30页 |
·由于重力矢量径向和切向分量引起的科氏螺旋线 | 第30-32页 |
·模拟微重力效应反应器的特点 | 第32-33页 |
·微重力环境 | 第32-33页 |
·三维的生长空间和高效的物质传递 | 第33页 |
·零顶空间和低剪应力 | 第33页 |
·模拟微重力效应反应器的总体结构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材料与设备 | 第35-41页 |
·材料 | 第35-36页 |
·实验藻种 | 第35页 |
·培养基 | 第35-36页 |
·基础培养基 | 第35-36页 |
·复合培养基 | 第36页 |
·其它试剂 | 第3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6页 |
·反应器验证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采用光合自养法培养螺旋藻验证所设计的反应器 | 第36-37页 |
·采用混合营养法培养螺旋藻验证所设计的反应器 | 第37页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7-40页 |
·生物量的测定 | 第37页 |
·螺旋藻生长测定 | 第37页 |
·螺旋藻干重-光密度曲线的绘制 | 第37-38页 |
·pH值测定 | 第38页 |
·光强度的测定 | 第38页 |
·培养液污染检查 | 第38页 |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 第38-39页 |
·硫酸-苯酚法 | 第38-39页 |
·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 | 第39页 |
·硫代硫酸钠含量的测定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模拟微重力效应反应器的验证试验 | 第41-53页 |
引言 | 第41页 |
·采用光合自养法对反应器进行螺旋藻培养验证实验 | 第41-42页 |
·接种量优化实验 | 第41页 |
·培养条件优化实验 | 第41-42页 |
·模型验证实验 | 第42页 |
·光合自养法验证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接种量对藻体平均比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藻体干重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显著性检验 | 第43-44页 |
·用响应曲面法分析各因子对藻体生长的影响 | 第44-46页 |
·模型验证实验 | 第46页 |
·采用混合营养法对反应器进行螺旋藻培养验证实验 | 第46-47页 |
·混合营养法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49页 |
·复合培养基中Na_2S_2O_3最佳浓度的确定 | 第47页 |
·Na_2S_2O_3对螺旋藻混合营养培养的影响 | 第47-49页 |
·螺旋藻混合营养培养最佳葡萄糖浓度的确定 | 第47-48页 |
·螺旋藻混合营养培养最佳Na_2S_2O_3浓度的确定 | 第48页 |
·螺旋藻混合营养培养的验证实验 | 第48-49页 |
·不同类型培养装置的螺旋藻培养特性研究 | 第49-52页 |
·螺旋藻生长趋势和生物量对比 | 第49-51页 |
·藻体形态对比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反应器操作参数的确定 | 第52页 |
·混合营养培养螺旋藻 | 第52页 |
·不同培养装置对螺旋藻培养的研究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引言 | 第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反应器设计 | 第53页 |
·验证实验培养条件优化 | 第53-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
图版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