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电晕放电除尘脱硫脱氮试验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30页
   ·选题背景第16-17页
   ·颗粒污染物的控制技术第17-19页
     ·除尘器的分类第18页
     ·钢铁工业的烟尘治理第18-19页
   ·脱除SO_2 技术的分类及发展第19-26页
     ·脱除SO_2 技术的分类第19-20页
     ·FGD 技术的发展历程第20-22页
     ·电脱硫技术第22-26页
   ·脱除NOX 技术的分类及发展第26-27页
     ·脱除NOx 技术的分类第26-27页
     ·氮氧化物废气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第27页
   ·本文的选题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7-30页
第2章 电晕放电除尘脱硫的试验研究第30-56页
   ·引言第30页
   ·实验部分第30-37页
     ·电除尘脱硫实验装置第30-34页
     ·实验流程第34-35页
     ·烟尘测试仪的工作原理第35-36页
     ·实验操作方法第36-3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7-54页
     ·烟道气流速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第37-38页
     ·NH_3 与电晕放电协同烟气脱硫效果第38-44页
     ·水蒸气活化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第44-46页
     ·电晕放电脱硫的反应机理第46-49页
     ·电晕放电脱硫过程的影响因素第49-54页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3章 网状转动极板除尘脱硫装置的设计和试验研究第56-75页
   ·引言第56-57页
   ·实验部分第57-61页
     ·网状转动极板电除尘器第57-58页
     ·湿式除尘脱硫一体机第58-60页
     ·实验方法第60-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74页
     ·转动极板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第61-66页
     ·烟道气流速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第66-67页
     ·飞灰与电晕放电协同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第67-68页
     ·极板类型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第68-69页
     ·极板类型对脱硝效率的影响第69-70页
     ·铜基合金放电针在NaCl+NH_3 溶液中腐蚀磨损行为第70-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4章 低碳烃与脉冲放电协同脱除NO 的试验研究第75-86页
   ·引言第75页
   ·实验部分第75-77页
     ·实验装置第75-76页
     ·实验方法第76-77页
   ·结果与讨论第77-85页
     ·脉冲电压对脱除NO 的影响第77-80页
     ·氨气对脱除NO 效率的影响第80-81页
     ·丙烯或丙烷对脱除NO 的影响第81-83页
     ·低碳烃脱除NO 的热力学分析第83-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5章 催化剂与电晕放电协同脱硫脱氮的研究第86-96页
   ·引言第86页
   ·实验部分第86-87页
     ·主要仪器第86页
     ·实验流程第86-87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8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7-95页
     ·脉冲放电单独作用对脱硫脱硝的影响第87-88页
     ·CuO/γ-Al_20_3 单独作用对脱硫脱硝的影响第88-89页
     ·协同处理对脱硫脱硝的影响第89-91页
     ·飞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第91-93页
     ·催化剂的性能表征第93-95页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6章 金属氧化物脱硫反应的热力学分析及模型研究第96-111页
   ·引言第96页
   ·实验部分第96-97页
     ·主要实验仪器与药品第96页
     ·实验方法第96-9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7-104页
     ·新鲜金属氧化物的脱硫效果第97-99页
     ·再生后金属氧化物的脱硫效果第99-100页
     ·脱硫反应的热力学分析第100-103页
     ·脱硫剂的热再生温度的计算第103-104页
   ·脱硫反应模型第104-109页
     ·模型建立基础第104-105页
     ·模型假设第105页
     ·模型建立过程第105-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结论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作者简介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歌剧《图兰朵》中“柳儿”和她的两首咏叹调
下一篇:地勘单位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