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6-11页 |
一、位置的悬隔—“左右说丁玲” | 第11-13页 |
二、三十年代个人的困境与转向的可能 | 第13-26页 |
1. 个人主义内在分裂的困境:以《莎菲女士日记》为例 | 第13-18页 |
2. 革命:一种拯救的因素—“革命+恋爱”小说 | 第18-26页 |
三、主体转向的自觉 | 第26-49页 |
1. 走进革命:斑驳的心情 | 第26-28页 |
2. 女性与革命之间的游移 | 第28-36页 |
3. 集体中的个人:《夜》文本分析 | 第36-39页 |
4. 一种主体成长的寻找:《在医院中》文本分析 | 第39-49页 |
四、缠绕在一起的主体与体制 | 第49-71页 |
1. “讲话”:政治激情与新\旧的断裂 | 第49-52页 |
2. 申辩的艰难:丁玲习得“讲话” | 第52-58页 |
3. 矛盾的呈现:围绕《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 第58-71页 |
五、转向的艰难:以《杜晚香》为例 | 第71-75页 |
六、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