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艺术史论文

宋代画学的时代特色--以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为中心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6页
绪论第6-11页
 一、中国画学发展中的宋代画学第7-9页
 二、郭若虚及其《图画见闻志》在宋代画学中的地位第9-11页
第一章 宋代画学繁荣发展的条件第11-16页
 第一节 宋代统治者的右文政策第11-13页
 第二节 宋人的爱画之风第13-15页
 第三节 宋代绘画创作的繁荣和题材的消长演变第15页
 第四节 宋代文人与画家的交谊第15-16页
第二章 《图画见闻志》与宋代画学的时代特色第16-39页
 第一节 宋代画学在形态上的特征第17-18页
  一、论画主体的范围明显扩大,社会各界广泛介入第17页
  二、画学著作的体裁更加多样化第17页
  三、画学著作的门类更加齐备第17-18页
  四、画学思维活跃,理论见解深刻第18页
 第二节 宋代画学在编撰上的特色第18-25页
  一、以分科(门)来统摄画家第19-20页
  二、以画家身份和人品来统摄画家第20-22页
  三、对目录学的自主运用第22-23页
  四、对他人画学著作的整理与大量袭用第23-25页
  第三节 宋代画学在内容上的特质第25-39页
  一、对绘画本质论的探讨与阐发第25-31页
  二、对创作主体修养的普遍关注和探究第31-35页
  三、对绘画审美法则的概括和创化第35-39页
第三章 结论与思考第39-42页
 第一节 《图画见闻志》所代表的唐宋之变第39-40页
 第二节 宋代画学对后世的影响第40-42页
致谢第42-43页
附录 宋代存世主要画学著作第43-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维生素E和硒对荷斯坦母牛及新生犊牛的影响
下一篇:人共刺激分子B7-H3与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7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