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9页 |
·研究进展 | 第11-27页 |
·维生素E 和微量元素硒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第11-12页 |
·维生素E 的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微量元素硒的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维生素E 和微量元素硒在奶牛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补饲维生素E 和硒对泌乳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29-38页 |
·试验目的和意义 | 第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试验处理 | 第29-30页 |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 第30-31页 |
·样品收集及分析 | 第31-32页 |
·数据处理 | 第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试验组奶牛平均舔饲舔砖的量 | 第32页 |
·补饲VE 和硒对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补饲VE 和硒对产奶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补饲VE 和硒对乳常规和体细胞数的影响 | 第34-35页 |
·补饲VE 和硒对奶牛乳及血清中VE 和硒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补饲VE 和硒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 第36页 |
·补饲VE 和硒对奶牛乳房炎的影响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补饲维生素E 和硒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 第38-46页 |
·试验目的和意义 | 第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试验材料 | 第38页 |
·试验处理 | 第38页 |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 第38-39页 |
·样品收集与分析 | 第39-40页 |
·数据处理 | 第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试验组牛群舔饲 VE 和硒的量 | 第40-41页 |
·补饲VE 和硒对奶牛血清中VE 和硒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补饲VE 和硒对奶牛乳中VE 和硒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补饲VE 和硒对奶牛血清中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43页 |
·补饲VE 和硒对奶牛产后疾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 第43-44页 |
·补饲VE 和硒对奶牛繁殖力的影响 | 第44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补饲VE 和硒对奶牛产后健康的影响 | 第44-45页 |
·补饲VE 和硒对奶牛繁殖力的影响 | 第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补饲VE 和硒对围产奶牛IG 及T 细胞亚群的影响 | 第46-56页 |
·试验目的和意义 | 第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试验材料 | 第46页 |
·试验处理 | 第46-47页 |
·日粮组成及饲养管理 | 第47页 |
·样品收集与分析 | 第47-48页 |
·数据处理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3页 |
·补饲VE 和硒对围产期奶牛外周血液白细胞数量及分类计数的影响 | 第48-51页 |
·补饲 VE 和硒对奶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 T 细胞亚群的影响 | 第51-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补饲VE 和硒对围产期奶牛血液中白细胞含量的影响 | 第53页 |
·补饲VE 和硒对围产期奶牛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第53-54页 |
·补饲VE 和硒对围产期奶牛T 细胞亚群的影响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母牛补饲VE 和硒对新生犊牛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 第56-64页 |
·试验目的和意义 | 第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试验材料 | 第56页 |
·试验处理 | 第56-57页 |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 第57-58页 |
·样品收集与分析 | 第58页 |
·数据处理 | 第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补饲VE 和硒对母牛血清中VE 和硒含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补饲VE 和硒对母牛产后12 h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59页 |
·补饲VE 和硒对初乳中VE、硒和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补饲VE 和硒对新生犊牛血清中VE、硒和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60页 |
·母牛补饲VE 和硒对新生犊牛生长的影响 | 第60-61页 |
·母牛补饲VE 和硒对新生犊牛健康状况的影响 | 第61页 |
·讨论 | 第61-62页 |
·母牛补饲VE 和硒对新生犊牛生长的影响 | 第61页 |
·母牛补饲VE 和硒对新生犊牛免疫的影响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总结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