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问题提出背景 | 第10-14页 |
·问题提出背景 | 第10-12页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综述 | 第14-20页 |
·财政分权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14-15页 |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概述 | 第15-17页 |
·财政分权下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高等教育的性质及供给方式研究 | 第19-20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主要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 第22-36页 |
·分权体制下全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迅速 | 第22-24页 |
·全国高校数量的增长 | 第22页 |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 | 第22-23页 |
·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 | 第23-24页 |
·各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 第24-28页 |
·地区之间高等教育投入的不平衡 | 第24-25页 |
·各地方高校发展规模的不平衡 | 第25-27页 |
·各地高等教育质量及学科建设的不平衡 | 第27-28页 |
·分权体制下高等教育发展供给不平衡的原因及影响 | 第28-36页 |
·财政分权下地方高等教育供给失衡的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根本原因:地方财力差异 | 第28-30页 |
·重要原因:财政分权下的转移支付缺位 | 第30-31页 |
·我国财政分权程度过大,中央财政支配力弱 | 第31-32页 |
·我国地方高等教育供给失衡的影响 | 第32-36页 |
·落后地区高等教育收益向发达地区溢出 | 第32-33页 |
·地区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 第33页 |
·高等教育发展两极化加剧 | 第33-34页 |
·人口结构不断变化,发达城市人口拥挤 | 第34页 |
·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美、日两国财政分权体制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及特点 | 第36-44页 |
·美国财政分权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 第36-39页 |
·完全分税制模式下美国高等教育的投资模式 | 第36-37页 |
·分权体制下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 | 第37-39页 |
·日本财政分权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 第39-42页 |
·转移支付制度下的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 第39-40页 |
·转移支付下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 | 第40-42页 |
·国外财政分权体制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经验分析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推进财政分权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 第44-56页 |
·完善财政分权体制,为高等教育发展打下基础 | 第44-52页 |
·改革过度分权的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我国分税制财政体系 | 第44-49页 |
·合理划分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 | 第45-47页 |
·规范转移支付制度,采用因素法转移支付,因地制宜 | 第47-48页 |
·积极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精简机构 | 第48-49页 |
·强化政府责任,发挥国家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 | 第49-51页 |
·建立健全以财政拨款为主,依法多渠道筹集经费的高等教育财政体系 | 第51页 |
·完善政策法规,为发展提供保障 | 第51-52页 |
·借鉴发达国家的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经验 | 第52-54页 |
·加强企业与高校的联姻和对接,将知识快速转化生产力 | 第52-53页 |
·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实现高校投资多元化 | 第53-54页 |
·加大对西部高等教育的投入,以教育发展带动区域发展 | 第54-56页 |
·强化教育意识,推动社会各方积极支持对西部教育的发展 | 第54-55页 |
·加大对西部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从财力上保证西部的教育建设 | 第55页 |
·建立健全高校育人留人的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作者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