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致谢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引言 | 第13页 |
·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第13-14页 |
·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 | 第14-16页 |
·量子尺寸效应 | 第14页 |
·表面与界面效应 | 第14-15页 |
·小尺寸效应 | 第15页 |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 第15页 |
·库伦阻塞和量子隧穿 | 第15-16页 |
·介电限域效应 | 第16页 |
·准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6-20页 |
·气相法 | 第16-17页 |
·液相法 | 第17-19页 |
·模板法 | 第19-20页 |
·准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趋势 | 第20-24页 |
·从无序到有序 | 第20-21页 |
·从简单到复杂 | 第21-23页 |
·从本征到掺杂 | 第23页 |
·从结构合成到器件应用 | 第23-24页 |
·阳极氧化铝模板合成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压力注射 | 第24页 |
·电化学沉积 | 第24-25页 |
·溶胶—凝胶沉积 | 第25页 |
·直接利用AAO模板制备氧化铝低维材料 | 第25页 |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选题背景 | 第25-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 | 第28-35页 |
·引言 | 第28页 |
·不同孔径的氧化铝模板的制备 | 第28-32页 |
·实验原料与装置 | 第28-30页 |
·实验原理 | 第30-31页 |
·不同孔径氧化铝模板的制备工艺 | 第31-32页 |
·氧化铝模板的形貌表征、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 第32-34页 |
·氧化铝模板的形貌表征 | 第32-33页 |
·氧化铝膜的形成机理 | 第33-34页 |
·氧化铝模板制备的影响因素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ZnO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分析 | 第35-40页 |
·引言 | 第35页 |
·实验过程 | 第35-36页 |
·样品制备 | 第35-36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36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36-39页 |
·ZnO纳米线阵列的结构表征 | 第36-38页 |
·ZnO纳米线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电化学共沉积合成Fe掺杂ZnO纳米线阵列及其室温铁磁各向异性 | 第40-45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实验过程 | 第41页 |
·样品制备 | 第41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41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41-44页 |
·Fe掺杂ZnO纳米线阵列的结构表征 | 第41-43页 |
·Fe掺杂ZnO纳米线阵列的磁性能 | 第43-44页 |
·讨论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Co、Ni掺杂ZnO纳米线阵列的合成及其紫外—可见光吸收分析 | 第45-53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实验过程 | 第46-48页 |
·样品制备 | 第46-4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2页 |
·Co掺杂ZnO的结构表征和吸收光谱分析 | 第48-49页 |
·Ni掺杂ZnO的结构表征和吸收光谱分析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全文总结 | 第53-54页 |
前景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