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 ·选题依据 | 第13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近况 | 第14-15页 |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 ·中小金融结构与融资体制改革理论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 ·工作假说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数据来源 | 第18-19页 |
|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页 |
| ·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中小企业融资基本理论分析 | 第20-27页 |
|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概述 | 第20-22页 |
| ·初期资本结构理论 | 第20-21页 |
| ·近代资本结构理论 | 第21-22页 |
| ·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理论分析 | 第22-27页 |
| ·MM理论 | 第22-23页 |
| ·平衡理论 | 第23页 |
| ·融资的代理成本理论 | 第23-24页 |
| ·信号传递理论(新优序理论) | 第24-25页 |
| ·控制权理论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中小企业融资的模式与金融体系 | 第27-34页 |
| ·发达国家金融体系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比较 | 第27-31页 |
| ·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 第27-29页 |
|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 第29-30页 |
| ·其他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 第30-31页 |
| ·金融体系的结构差异与中小企业融资 | 第31-34页 |
| ·日本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 第31-32页 |
| ·美国的市场主导型中小企业金融体系 | 第32页 |
| ·美日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与启示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制约融资因素分析 | 第34-45页 |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第34-38页 |
| ·总体数据 | 第34-35页 |
| ·我国中小企业目前主要融资方式及条件 | 第35-37页 |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基本判断 | 第37-38页 |
| ·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因素分析 | 第38-42页 |
| ·市场运行规律 | 第39-41页 |
| ·外部环境的因素 | 第41-42页 |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前景 | 第42-45页 |
| ·政策导向 | 第42页 |
| ·各地出台措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 第42-43页 |
| ·银行融资工具介绍 | 第43-45页 |
| 第五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及建议 | 第45-53页 |
| ·完善直接融资体系,发展多层次、多品种资本市场 | 第45页 |
| ·我国的资本市场进行市场化变革 | 第45页 |
|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 第45页 |
| ·加强建设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 | 第45-50页 |
| ·发展区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 | 第46页 |
| ·建立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 第46-47页 |
|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 | 第47-49页 |
| ·初步推进风险投资及创业板市场建设 | 第49-50页 |
| ·加大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 | 第50-51页 |
| ·政策支撑体系的完善 | 第51-53页 |
| ·注重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配套环境 | 第51页 |
| ·金融监管的变革 | 第51-52页 |
| ·利率市场化 | 第52页 |
| ·税收优惠政策 | 第52页 |
| ·落实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 | 第52-53页 |
| 第六章 基本结论及政策含义 | 第53-54页 |
| ·基本结论 | 第53页 |
| ·政策含义 | 第53页 |
| ·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英文文献 | 第54-57页 |
| 中文文献 | 第57页 |
| 注释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