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基于M3000的无线电力负荷管理终端的设计

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3-6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1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6-7页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意义第6页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组成第6-7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7页
     ·国外负荷管理发展情况第7页
     ·国内负荷管理发展现状第7页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远程终端第7-9页
     ·终端的基本功能第8页
     ·终端产品国内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第8-9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9-11页
第二章 基于M3000 的负荷管理终端设计方案第11-19页
   ·终端通信方式的选择第11页
   ·Mobitex技术概述第11-13页
     ·Mobitex简介第11-12页
     ·Mobitex网络结构第12页
     ·OSI系统模型第12-13页
   ·MPAK协议第13-15页
   ·基于Mobitex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设计第15-17页
     ·系统可行性分析第15-16页
     ·基于Mobitex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第16-17页
     ·M3000 无线通信模块分析第17页
   ·基于M3000 的负荷管理终端优势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负荷管理终端的硬件设计第19-31页
   ·系统设计原则第19页
   ·系统需求分析第19-20页
     ·系统功能要求第19-20页
     ·系统性能要求第20页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第20-21页
   ·M3000 主控模块设计第21-24页
     ·M3000 结构功能第22-23页
     ·M3000 开发方式第23-24页
   ·交流采样模块设计第24-25页
   ·遥信、遥控模块设计第25-26页
   ·RS-485 抄表模块设计第26-27页
   ·时钟模块设计第27-28页
   ·电源模块设计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四章 数据采集与存储软件设计第31-42页
   ·软件开发环境第31页
   ·系统主程序设计第31-34页
   ·交流采样模块设计第34-37页
     ·模拟量采集第34页
     ·遥测电参量计算第34-37页
       ·全波傅氏算法第35-36页
       ·电能参数计算第36-37页
   ·抄表模块设计第37-38页
   ·数据存储结构设计第38-41页
     ·指针数据区的建立第40页
     ·历史数据区的建立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通信规约实现第42-58页
   ·规约概述第42页
   ·传输帧格式第42-46页
     ·帧格式定义第42-43页
     ·控制域(C)第43-44页
     ·地址域(A)第44页
     ·链路用户数据(应用层)第44-46页
   ·规约整体设计第46-49页
     ·规约层次化设计第46-47页
     ·规约层次化接口数据结构实现第47-48页
     ·应用层模型分析第48-49页
   ·规约解析设计与实现第49-54页
     ·传输规则第49页
     ·解帧设计与实现第49-54页
   ·MPAK数据包解析第54-56页
     ·不相关打包方式第54-55页
     ·相关打包方式第55-56页
   ·MPAK数据包发送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亚波长孔阵列的太赫兹透射特性研究
下一篇:中国汽车业比较优势现状及发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