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6页 |
·光子带隙晶体 | 第15-26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光子晶体 | 第16-17页 |
·光子晶体的制备 | 第17-18页 |
·自组装方法 | 第18-24页 |
·胶体晶体的其它应用 | 第24-26页 |
·光子晶体的原料 | 第26-34页 |
·单分散胶体颗粒 | 第26-27页 |
·核壳式复合物 | 第27-33页 |
·单分散的空心无机胶体颗粒 | 第33-34页 |
·本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34-36页 |
第二章 光子晶体自组装方法研究 | 第36-53页 |
·引言 | 第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40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6-37页 |
·粒子的选择 | 第37-38页 |
·实验步骤 | 第38-39页 |
·结果表征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50页 |
·IHEISA法简介 | 第40-41页 |
·光学影像 | 第41-42页 |
·SEM表征 | 第42-44页 |
·透射以及反射光谱测量 | 第44-48页 |
·胶体晶体缺陷的处理 | 第48-50页 |
·复式胶体晶体 | 第50-52页 |
·复式胶体晶体概述 | 第50页 |
·复式胶体晶体的制备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SiO_2@Ag核壳颗粒的制备及金属介电体系光子晶体的研究 | 第53-68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SiO_2@Ag核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 第54-55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4页 |
·二氧化硅粒子的制备 | 第54页 |
·二氧化硅粒子的敏化 | 第54-55页 |
·二氧化硅核壳粒子的制备 | 第55页 |
·颗粒的表征 | 第55页 |
·颗粒制备的结果与讨论 | 第55-61页 |
·三乙醇胺作用机理 | 第55-57页 |
·三乙醇胺用量对包覆的影响 | 第57-59页 |
·XRD以及EDX表征 | 第59-60页 |
·紫外吸收光谱 | 第60-61页 |
·金属介电光子晶体 | 第61-66页 |
·二氧化硅掺银颗粒 | 第61-65页 |
·二氧化硅排列填充金属银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高折射率PS@ZrO_2光子晶体材料制备 | 第68-81页 |
·引言 | 第68-69页 |
·PS@ZrO_2核壳材料的制备 | 第69-71页 |
·试剂和设备 | 第69页 |
·PS 胶体颗粒的合成 | 第69-70页 |
·PS@ZrO_2核壳胶体颗粒的合成 | 第70页 |
·ZrO_2中空颗粒 | 第70页 |
·样品表征 | 第70-7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1-79页 |
·催化剂的影响 | 第71-72页 |
·Zeta电位的测量 | 第72-73页 |
·乙腈含量的影响 | 第73-75页 |
·PS@ZrO_2核壳胶体颗粒壳层厚度控制 | 第75-76页 |
·ZrO_2中空颗粒 | 第76-77页 |
·红外分析 | 第77-78页 |
·漫反射测量 | 第78-79页 |
·热重—差热分析 | 第79页 |
·核壳颗粒的自组装研究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93页 |
作者简介 | 第93-94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