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堂健全人格教育的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中文文摘 | 第5-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3页 |
| ·中职生人格教育策略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中职生人格失落的成因分析 | 第9-11页 |
| ·社会大环境的因素 | 第9-10页 |
| ·家庭的因素 | 第10页 |
| ·学生的因素 | 第10页 |
| ·学校教育的因素 | 第10-11页 |
| ·选题的确定 | 第11页 |
| ·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 第11-12页 |
| ·研究中职生人格教育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意义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 ·人格的界定 | 第13页 |
| ·人格教育 | 第13页 |
| ·健全人格 | 第13-14页 |
| ·关于教学策略本质界定 | 第14-15页 |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5页 |
| ·调查法 | 第15-16页 |
| ·逻辑研究法 | 第16页 |
| ·比较分析法 | 第16-17页 |
| 第四章 人格教育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一般流程图的建构 | 第17-18页 |
| 第五章 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 | 第18-26页 |
| ·始前过程 | 第18-19页 |
| ·教学内容分析 | 第18页 |
| ·教与学目标的确定 | 第18页 |
| ·理论依据 | 第18页 |
| ·了解客观条件 | 第18页 |
| ·决策 | 第18-19页 |
| ·形成教学设计 | 第19页 |
| ·模拟教学 | 第19页 |
| ·形成性评价 | 第19页 |
| ·始中过程:正式实施过程 | 第19-22页 |
| ·第一阶段:前测(实验处理前阶段) | 第19-20页 |
| ·第二阶段:实验处理 | 第20-22页 |
| ·第三阶段:后测(实验处理后阶段) | 第22页 |
| ·始后过程:总结性评价及对比分析 | 第22-26页 |
| ·总结性评价 | 第22-2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4页 |
| ·反馈调查问卷分析 | 第24-2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26-27页 |
| 注释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 附录 | 第29-35页 |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