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 1、病原学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 ·分类地位 | 第11页 |
| ·理化特性 | 第11-12页 |
| ·病毒基因组特征 | 第12页 |
| ·细胞培养 | 第12-13页 |
| ·病毒含量测定 | 第13页 |
| ·病毒收获时间 | 第13-14页 |
| 2、PCV2相关疾病 | 第14-15页 |
|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 第14页 |
| ·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 | 第14-15页 |
| ·仔猪先天性震颤 | 第15页 |
| ·繁殖障碍 | 第15页 |
| ·增生性回肠炎 | 第15页 |
| ·增生性坏死性肺炎 | 第15页 |
| 3、流行病学 | 第15-16页 |
| 4、实验室诊断方法 | 第16-19页 |
| ·病毒分离 | 第16-17页 |
| ·病毒抗原的检测技术 | 第17-18页 |
| ·聚合酶链式反应 | 第17页 |
| ·核酸探针及原位杂交技术 | 第17-18页 |
| ·免疫组织化学试验 | 第18页 |
| ·病毒抗体的检测技术 | 第18-19页 |
|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第18页 |
|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 第18-19页 |
| ·PCV2单抗 | 第19页 |
| 5、防制 | 第19-21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21-46页 |
| 一、检测PCV2-DNA的PCR方法与病毒分离符合率的比较 | 第21-25页 |
| 1.材料 | 第21页 |
| ·细胞 | 第21页 |
| ·病料 | 第21页 |
|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 ·培养基 | 第21页 |
| ·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21页 |
|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 2.方法 | 第21-23页 |
| ·细胞培养 | 第21-22页 |
| ·病料处理 | 第22页 |
| ·病毒分离 | 第22页 |
| ·PCR鉴定 | 第22-23页 |
| ·引物设计和合成 | 第22页 |
| ·DNA提取 | 第22页 |
| ·PCR反应 | 第22页 |
| ·电泳检测 | 第22-23页 |
| 3.结果 | 第23-24页 |
| ·病料的PCR检测 | 第23页 |
| ·病毒分离 | 第23页 |
| ·PCR和病毒分离的比较 | 第23-24页 |
| ·D(+)-氨基葡萄糖对病毒增殖的影响 | 第24页 |
| 4.小结和讨论 | 第24-25页 |
| 二、检测PCV2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第25-46页 |
| 1.材料 | 第25-26页 |
| ·病毒和细胞 | 第25页 |
| ·血清和试剂盒 | 第25页 |
|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 ·培养基和常规试剂 | 第25页 |
| ·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25-26页 |
|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 2.方法 | 第26-30页 |
| ·细胞培养 | 第26页 |
| ·病毒增殖 | 第26页 |
| ·病毒纯化 | 第26-28页 |
| ·差速离心纯化法 | 第26页 |
| ·蔗糖不连续梯度离心法 | 第26-27页 |
| ·氯化铯等密度离心 | 第27页 |
| ·氯仿抽提结合超速离心 | 第27-28页 |
| ·蛋白浓度测定 | 第28页 |
| ·病毒PCR鉴定 | 第28页 |
| ·间接ELISA建立及条件优化 | 第28-29页 |
| ·间接ELISA操作步骤 | 第28页 |
| ·最佳PCV2包被抗原的选择 | 第28-29页 |
| ·全病毒抗原最适包被浓度和二抗HRP-SPA浓度的确定 | 第29页 |
| ·封闭液的确定 | 第29页 |
| ·封闭时间的确定 | 第29页 |
| ·待检血清稀释度的确定 | 第29页 |
| ·HRP-SPA反应时间确定 | 第29页 |
| ·间接ELISA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 | 第29页 |
| ·间接ELISA特异性测定 | 第29页 |
| ·间接ELISA重复性测定 | 第29-30页 |
| ·间接ELISA与IDEXX诊断试剂盒符合率比较 | 第30页 |
| ·临床血清样品检测 | 第30页 |
| 3.结果 | 第30-39页 |
| ·PCV2细胞毒PCR鉴定结果 | 第30页 |
| ·PCV2抗原的提纯结果 | 第30-31页 |
| ·PCV2抗原的蛋白质浓度测定结果 | 第31-32页 |
| ·包被抗原的选择 | 第32-33页 |
| ·间接ELISA条件优化 | 第33-37页 |
| ·全病毒抗原最适包被浓度和二抗HRP-SPA浓度的确定 | 第33-34页 |
| ·封闭液的确定 | 第34页 |
| ·封闭时间的确定 | 第34-35页 |
| ·待检血清稀释度确定 | 第35页 |
| ·、HRP-SPA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35-36页 |
| ·间接ELISA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 | 第36-37页 |
| ·间接ELISA特异性测定 | 第37页 |
| ·间接ELISA重复性测定 | 第37-38页 |
| ·ELISA方法与进口试剂盒符合率比较 | 第38-39页 |
| ·临床血清样品的检测 | 第39页 |
| 4.小结与讨论 | 第39-46页 |
| 附录 | 第46-49页 |
| 1.细胞培养试剂 | 第46页 |
| 2.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46-47页 |
| 3.抗原提纯试剂 | 第47页 |
|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